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选修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4.ppt

大学选修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4.ppt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野草》与鲁迅的生命哲学 岁涵 《野草》的第一篇写于1924年9月,最后一篇《题辞》写于1927年4月26日,大概在这样一个时间跨度内,共有24篇。 “《这样的战士》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 “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后,作《淡淡的血痕中》”; “奉天派和直隶派军阀战争的时候,作《一觉》”等,但大多数用意都多为隐蔽。 晦涩、隐蔽的表达方式 “还不是披沥真实的心的时光” 《野草·题辞》 (一)把人的个体生命放在时间历史的纵坐标上进行考察: “时间三相”:过去、未来、现在。 1 对过去:不要将过去美好化、理想化,要正视过去。 2 对未来:不相信乌托邦、黄金国 。 3“走在路上”的哲学:切断了前后两个向度的精神逃路,人只能在当下的生命中站稳脚跟。 所以鲁迅的哲学是关注当下,“走在路上”。 《过客》解读。 1 过客 2人的在世: 3 过客的选择: 4 前面的声音指的什么? 5“走”的意义: 二者的区别在于:同是毁灭,二者有主动与被动、严冷与热情、反抗与忍受、僵死与创造 的区别。 6 思想渊源: 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6月) (二)横向考察:将个体的人置于和他人的关系中考察 1 对敌人: 2 对看客: 3对待爱与怜悯的态度:受尼采影响。 拒绝怜悯(同情、感激): 首先,从心理上看,同情是一种弱者心理。 其次,“同情”颠倒了强者与弱者的位置 。 第三,可以把这种“求乞”与“布施”理解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高度概括 。 2 对“爱我者”的爱:爱的悖论。 (三)结语 *

文档评论(0)

taotao0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