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玉绘画中的装饰性.doc
常玉绘画中的装饰性 【摘要】常玉活跃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巴黎艺术界。他的作品以动物、风景、裸女为代表,以东方的情感与意境为精髓,用西方的油画方式为我们呈现一种别具一格的美。装饰性的特点使他的作品在形式和主题上都充满了争论,他运用平面化、抽象表现化的方式表达自我的感受和内心的激情。 【关键词】装饰性 书法 油画 1 常玉的艺术人生 常玉(1901-1966),本名常有书,生于四川南充,是早期留学法国学习绘画的中国画家之一。在他童年期间就学习中国传统绘画,他的传统书画启蒙自他的父亲,同时随赵熙学习书法。后来在整个家庭和兄长的帮助之下,走上了艺术家的道路。他17岁进入上海私人美术学校学习绘画,随即前往日本,随后转赴法国,从此常玉便常住法国巴黎。1934年,三十出头的常玉被列为法国出版的《当代艺术家生平字典》中。1950年,常玉在美国纽约举办画展,次年返回巴黎,1955年他的作品参加巴黎独立沙龙。1964年应台湾教育部邀请,来台湾举办个人画展。1965年常玉在巴黎友人家举办个人画展。1966年因煤气中毒意外逝世于巴黎。 2 常玉作品的装饰艺术特色的形成 2.1民族艺术对画家的影响 常玉从小就受到传统绘画的影响和浸淫,所以他对祖国传统绘画的理解和造诣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积累和提高深化,这样常玉在西画创作中就完全融入了东方的意味和诗意,充分显示出他作品的高雅和空灵。常玉的静物画,被看作是解读其生命意境的一把钥匙,特别是“花”的意象,令人对生命的意境引发出丰富联想。常玉的动物和风景作品多表现苍茫大地,渺无人烟的苍凉情境。在无边的空旷和辽远的苍穹之中,动物仿佛沧海一粟,令观者感受到一份高雅的孤独和空灵的沧桑。常玉的绘画形式与表现技法虽是西方的,他的绘画内容却很中国,他的取材对象是中国的事物和象征符号,例如他画北京马戏,画菊花、荷花、竹、梅等。更以中国瓷器做为花器,或者裸女身旁缀以“金钱纹”、“万寿纹”、“盘长纹”等。常玉虽采用厚重的油画媒材,但画面却不会予人太满的感觉,相反却有一股说不出的空灵之感,这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满”概念不谋而合。常玉的极简主义风格、笔墨的线条、油彩的铺陈都为他打上了中国传统绘画手法的烙印,他曾说:“我一无所有,只是一个画家。在我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一切,而我所有的追求只是为了回到初始的简洁。” 2.2西方艺术对画家的影响 1921年常玉初到巴黎时,进入了与学院派迥异的“大茅屋画院”学习西画,接触到的是自由的现代素描技巧训练,实验绘画的新方法。在那学院里不但学习到别具一格的绘画,而且还认识了瑞士著名雕塑家贾科梅蒂和马蒂斯的儿子皮埃尔.马蒂斯,他们共同绘画与雕塑,不免让彼此都受到某些理念的影响。常玉在这里经常画速写时用毛笔绘画,脱离用碳笔描绘模特,并用水彩敷染速写,西方的绘画媒介已经影响到了常玉。整个巴黎的艺术氛围是自由和开放的,在这样的国际化的环境和气氛中,常玉在这个舞台上探讨艺术的新的可能,挑战传统,却不抛弃传统。 在巴黎,常玉生活的状态是“波西米亚式”的,过着随性和迷乱似的生活,而他的画作中也充满了不羁和法国享乐主义气息。他将充满肉欲的人体,活的线条,艳丽的色彩赋予了笔下的女人。可见,当时巴黎画坛中“情色暗喻”的风格影响着常玉,而且文学和艺术的相通和借鉴给了常玉更多的题材和灵感,无论是颓废主义还是象征主义,都影响着常玉。所以,从1929年起,波西米亚风格不仅体现在常玉的生活作风上,也深深烙印在他的画作中,并给他带来了一个艺术高峰――“粉色时期”。 2.3独树一帜的装饰艺术特色 2.3.1造型方面 造型方面,常玉的作品凸显了其东方绘画的结构特征和夸张变形的特点和东方意味。在常玉的“粉红时期”,他始终以粉红、白、黑为基调构成简约的画面,既达到东方的美学意境,又展现了西方现代派的精神诉求。比如他的水墨裸女,便是以书法为表现基础,借西方裸女模特写生为题材,融合传统水墨技法与西方技术与一体,用墨线很粗犷地勾勒出女性的大腿,使其变成惊世骇俗的巨腿,而用细细的线条描绘模特的面部,形成强烈的对比和艺术夸张风格,造型迥异,装饰意味浓烈,更独创出来“梳齿形”的手和脚,具有超现实主义的风格。另外在他的作品《盆景――枯梅》中,树木的造型不是树木的感觉,而是坚硬的钢铁焊制而成的树干和树枝。没有树叶,造型十分独特,充满一种颇具现代感的装饰意味。在常玉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都是装饰风味的画作,代表了其独到的艺术品位和特色。 2.3.2色彩方面 装饰色彩的平面化,着重于物象间色彩组合形式与构成关系,表达方式是在排除光影效果所显示的体积感、质感后,以单纯的色块通过对比而获得自身表达,所有色彩要素的符号化倾向更为突出,具有明显的装饰效果。常玉的“东方风范”类型的作品无论是裸女、花卉、静物和动物等题材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粉色梦境之中。比如代表作《碎花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