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分叉理论的前轮外倾角对极限工况下车辆转向行驶稳定性影响研究.doc
基于分叉理论的前轮外倾角对极限工况下车辆转向行驶稳定性影响研究
摘 要:为了探索车轮外倾角对车辆极限行驶工况下转向失稳影响的规律,开展了影响汽车行驶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含有外倾角的横向横摆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以魔术公式表达轮胎侧向力,用非线性数值方法得到了车辆相图以及鞍结点的位置,分析了车轮外倾角对于吸引子跃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限工况下,4ordm;的外倾角会使稳定转角范围减少约50%,丰富了车辆极限工况下的失稳机理,为车轮外倾角的主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车轮外倾角;转向行驶;稳定性;鞍结分叉
中图分类号:U461.6+1文献标文献标志码:A文献标DOI:10.3969/j.issn.2095-1469.2011.02.003
Study on Effects of the Front Wheel Camber Angle on Vehicle Steering Stability in Critical Situations Based on Bifurcation Theory
Xiao Huaiyang,Wei Daogao,Jiang Yinshe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uto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Anhui 230009,China)
Abstract: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wheel camber angle on vehicle steering stability in critical situations,a two-degree-of-freedom vehicle handling mathematical model was built with taking camber angl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model was simulated in the yaw rate and sideslip angle domain by using numerical analysis. The response of saddle-node with varying camber angles was obtained. It is concluded that as the camber angle is increased to 4o,the stability domain is decreased to 50% and the handling quality declines as well. This finding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ctive control of vehicle camber angle.
Key words: camber angle;steering stability;saddle-node bifurcation
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车辆速度得到提高,而车辆经常处在各种高速、急转,且地面附着能力较差的工况中,这就使汽车极限操纵稳定性的研究非常重要。经典的汽车操纵稳定性模型使用轮胎线性侧偏力,仅仅是在线性范围内研究汽车操纵稳定性,已经不能适应汽车的发展。与一般的定侧偏刚度的轮胎线性侧向力相比,以魔术公式为代表的非线性轮胎模型更能反映真实的车辆受力情况,而非线性分析方法更能深刻全面地解释车辆的动力学行为。近10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日益增多。目前,国内外关于车辆操纵稳定性的研究主要是对车辆稳定行驶的临界速度、车辆动力学系统的平衡点和分岔以及系统的稳定区域等进行研究。文献[1]使用魔术公式,建立了二自由度非线性操纵稳定性模型,从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车辆转向行驶失稳属于鞍结分叉,得到了不同前轮转角下相图中的稳定区域以及鞍结点位置。文献[2]建立了4轮转向操纵稳定性模型,对车辆的失稳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到前后轮转角关系对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但都未考虑车轮定位对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除去控制系统外,车辆的稳定性由地面提供的力来保障,地面力又是通过车轮传递到车辆的,而车轮的定位参数又与力的传导有着直接的关系,应该说车轮的定位与操纵稳定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般来说车辆前轮初始外倾角在-1o~1o之间,后轮外倾角基本为0o。在汽车高速行驶工况中,由于侧倾、外倾、载荷转移等因素,车轮的外倾角会急剧增大,而且当汽车车速较高时,由于轮胎拖距的减小甚至为负值,前轮外倾角产生的侧向力更易使车辆失稳。本文考虑车轮外倾角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