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琉璃瓦安装瓦件与通病防治.doc
浅析琉璃瓦安装瓦件与通病防治
【摘 要】概况总结了琉璃技术的发展简史,简介了屋顶的各异瓦件的品种类,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最后重点分析了仿古建筑屋面琉璃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通病及防治做法。
【关键词】屋面过程;琉璃瓦;安装;通病
屋面工程是建筑物中重要分部工程之一,琉璃瓦安装又是园林仿古建筑屋顶的精美之处。古建筑往往简称“大屋顶”,成语“如晏撕飞”、“美轮美奂”都是形容古建筑的屋顶美,屋顶美则美在屋顶的琉璃作上。随着人们对古建筑文化和艺术的美感需要,园林古建筑在城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琉璃作将首当其冲。现就几年来的肤浅认识略作浅析。
1.琉璃技术发展简史
琉璃瓦技术依附于陶胎成型发展史,琉璃实际是上了琉璃釉的陶瓦。古有秦砖汉瓦之称,早在古代西周就能制瓦,在西周时期建筑遗址就发现了板瓦、筒瓦、人字形的脊瓦等。战国时期发展较快,已能在瓦上涂朱色颜料,用于王宫、诸侯宫室的草泥屋顶上。至秦汉400多年间已发展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瓦当图案的四神瓦,当时滴水呈带型或齿型。
到隋唐时期,制瓦技术开始有所突破,能烧制绿、灰、黑三种瓦并附有图案,闻名于世的“唐三彩”标志着我国当时琉璃配料的配方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宋元时期留存下来的建筑实物——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因塔身琉璃呈铁色,又称其为铁塔。此塔距今950年,其设计精巧,结构牢固,雄伟壮丽,经历雷雨、风蚀、水灾、地震乃至战争,故有“铁塔行云”的美誉。明清时期继承元代建大都而兴盛的琉璃业生产重点从山西转向北京,已有专门的官办琉璃窑大量生产建筑琉璃制品。
清代遗存至今的琉璃建筑实物如北京、承德等地的宫殿、园林建筑一般按官式做法,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对宫廷琉璃瓦制作做了明确规定:瓦分十样(十个尺寸规格等级),一样无编号,十样有编号无实物。故民间常用的只有二至九样瓦,在二至九样瓦中,瓦件和脊饰按尺寸递减(换算成当今毫米单位)[1],这显然比明代严格、标准,并明确规定:琉璃瓦一般只用于宫殿、皇家大寺、坛庙、亲王府第及园林建筑。清代钦定:工部则例规定“官民房屋、墙垣不许擅用琉璃瓦,违者严刑治罪”。
当今,随着社会主义建筑事业大规模发展,大量维修古建筑和新建仿古建筑以及园林仿古建筑,以满足国内外人们旅游、度假等需要。琉璃瓦的用途和需求量,日益增长和扩大。
2.清式屋面琉璃瓦件
近些年园林仿古建筑屋顶和古建筑屋顶琉璃作多以明清时期琉璃瓦形式安装,屋面大致分为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山、卷棚六种基本屋顶形式。采用高低叠落、互相插接、勾连搭接等方式组成多种屋顶形式。屋顶的各异瓦件的品种繁多,常见的可分为三类:
2.1瓦件类
(1)板瓦,又称底瓦,凹面朝上,逐块叠压摆放,用于屋面,板瓦釉面不得少于瓦面三分之二。
(2)折腰板瓦,用于垄脊部板瓦,瓦面全部上釉,常用在卷棚屋面。
(3)续折腰板瓦,用于连接折腰板瓦与板瓦,常用在卷棚屋面。
(4)滴子,又名滴水,在板瓦前端的檐口处,加有花纹图案的如意型滴唇,用于瓦垄沟底部,外露上釉。
(5)平面滴子,用于水平无沟底瓦端头(较少用)。
(6)合角滴子,用于阴角出角的转角处。
(7)筒瓦,用于作盖瓦垄,复盖两列板瓦的缝隙上,又称盖瓦,一端作熊头与另一块连接,前端上部带帽钉。
(8)罗锅筒瓦,用于卷棚垄脊正部,仅限于用卷棚屋面。
(9)沟头,用于筒瓦垄端头檐口处,置于滴子之上。
(10)正当沟,用于正脊下部与瓦面相连接处。
(11)斜当沟,用于庑殿脊、戗脊、角脊下部瓦垄上
(12)托泥当沟,用于歇山垂脊的下部与瓦面相接。
(13)吻下当沟,用于正脊正吻吻垫之下。
2.2脊件类
(1)正脊,又称通脊,正脊筒子,常用于五样瓦以下房屋的屋顶正脊。
(2)赤脚通脊,用于四样以上正脊,分两种:
a.黄道:俗称脊座与赤脊相配合
b.大群色:又称相连群色条,用于脊座以下
(3)押带条,又称压当条,用于正脊大群色之下,正当沟之上或用于垂脊两侧。
(4)垂脊,又称垂通脊,俗称垂脊筒子,用于戗脊部位与正脊相似。
(5)垂脊头,用于无兽头的垂脊端部。
(6)垂脊戗尖,俗称戗尖,用于垂脊与正吻连接处。
(7)戗脊割角,用于歇山戗脊与垂脊连接处。
(8)博脊,用于重檐建筑围脊,一面外露有釉,一面为无釉平面与墙体联系。
(9)扣脊瓦,用于正、垂脊盖瓦。
(10)合角吻,用于长廊九十度转弯屋顶转角处。
2.3饰件类
(1)正吻,又称大吻、龙吻,俗称吞脊兽,用于正脊两端,正吻附有剑把,剑把上有五股云图案,其高一般在檐柱高的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