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在澳大利亚当时尚“牧牛女”.doc
我在澳大利亚当时尚“牧牛女” 迷上南澳牧场“潮”生活 2006年,我离开家乡安徽合肥,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主修现代农业科技专业。2009年取得硕士学位后,我奔波了很久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排遣心底的苦闷,我决定到澳洲南部世界上最大的牧场去旅行。 通过几天马术培训,游客们就可以在当地牛仔的协助下,骑马驱赶着500头牛从北向南,沿着澳洲牛仔先驱们的足迹,在这片广袤牧场上体验现代牧牛人的生活。陪我赶牛的“前辈”名叫琼,是一位23岁的南澳小美女。两年前从悉尼大学毕业后,她回家乡和父母一同打理400多亩的牧场。尽管养着500只驼羊、800只绵羊、2000多头牛,还种着1200棵橄榄树,琼却告诉我,她家的牧场在当地只能算小型牧场。 为期4周的赶牛活动结束后,琼邀请我到她家做客。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扎起了一道道绿色围栏,成群结队的牛羊在和煦的阳光下悠然吃草……远远地,就看见女主人依在那幢蓝红相间的木屋门口等候了。一见面她就给我一个热情的拥抱:“哦!欢迎你亲爱的,我远道而来的东方美女!” 琼调皮地问:“我妈妈有没有抱痛你?她可是这里著名的骑手和大力士。”我不由惊讶地打量眼前的黛丽女士,她身材高挑,美丽的大眼睛里泛着柔善的光泽,怎么看都不像那种生活在马背上的剽悍女子。 但在几天后的“牛仔竞技赛”上,这位洋阿姨的表演令我目瞪口呆。她竟能同时驾驭两匹奔驰的烈马,并在飞速前进中完成“空中换马”动作;她还可以骑在飞驰的骏马上,又快又准地抛出绳套,将一头狂奔出栏的小牛牢牢套住! 最终,黛丽以精湛的骑术和套牛本领,夺得了本次牛仔竞技赛女子组冠军。领到5万元奖金后,她发表获奖感言:“对付不了蛮牛烈马,就难成为好牧民。加油吧,你们也行!”听得我热血沸腾。 后来我才知道,琼家的年收入约合人民币300多万元,远远高于悉尼白领。正愁找不到好工作的我,不由异想天开:如果能像琼一样做个收入不菲的时尚女牛仔,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纵马放歌,该有多棒! 驾着直升机放牧好过瘾 几个月后,机会从天而降!2009年10月的一天,我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有趣的广告:“招聘牛仔,男女不拘,择优录取,周薪1000元……”如此高薪,折合成人民币就是6000多元,一个月下来有近3万元的收入啊!这条诱人的信息,一瞬间激活了我的牛仔梦。 令我不解的是,此后又陆续有一些规模较大的牧场,纷纷面向社会招聘牛仔,开出的工资一家比一家高,应聘者2/3都是女性。听当地人介绍后我才明白,随着澳大利亚采矿业的迅猛发展,当年许多男牛仔都转行从事高收入的采矿业,导致南澳各大牧场闹起了“牛仔荒”。澳大利亚人力短缺,为了吸引外国年轻人在南澳当牛仔,牧场主们不仅抬高了薪水,甚至还愿意帮助打工者申请移民。 但在打电话应聘时,牧场主们首先都会询问我:“你做过牛仔吗?没有啊,那你学过相关专业吗?”原来,南澳州的许多城市都设立了牛仔培训学校,教室里大多人满为患,且以年轻女孩居多。 一心想成为牛仔女郎的我,不久后也成了牛仔学校的一员,主要学习骑马、养马、钉马掌、备马鞍以及兽医方面的课程。我们每天有6个小时骑在马上练习,一天下来屁股磨得生疼,浑身摔得伤痕累累。 一个月的“魔鬼式训练”结束后,我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女牛仔。刚开始,我只是在老牛仔指点下照料初生的牛犊,修理水槽,修补围篱。直到半个多月后,牧场主才给我一项新任务――学习驾驶直升机。由于这个占地上千英亩的牧场饲养着7000多头牛,而牛仔又很短缺,无奈之下,牧场主竟于当年购置了两架小型直升机用于放牧!惹得别的同行也纷纷效仿,反正这些草原富豪从来都“不差钱”。 能熟练驾驶直升机之后,我和另两名新来的女孩,就在英俊的男牛仔杰克的带领下,开始了“空中牧牛”的精彩生活。每天早晨,牧场里七八个管理人员为我们打开一个个巨型牛圈的铁门,我们便驾着飞机把牛群赶到几公里外水草丰美的山坡上放养。放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小股牛群四散奔逃的情况。这时,我们就会驾驶着直升机俯冲过去,利用飞机的轰鸣使离队的牛“回归组织”。天黑之前,我和杰克再驾驶飞机从后面“赶”着牛群回圈过夜。其间,当有的牛站在山丘附近的树丛中不愿走动时,我会让直升机盘旋于它的头顶上空,并按响喇叭,听到“警告”的牛就会乖乖归队。 每当拉起直升机的操纵杠,那种万“牛”奔腾、黄尘满天的壮观场面,简直过瘾极了。顷刻间,我仿佛成了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从帅气牛仔到美丽牧场主 2010年4月,牧场主在销售第一批“机翼下长大”的成年牛时才发现,用直升机放牧虽方便了牛仔,却使肉质大大下降。因为飞机的速度对于牲畜来说过快,它们经常被追赶,快速奔跑会使牛的肉质变硬、肉色变暗,不受消费者欢迎。 无奈,牧场主只得放弃花高价买回的直升机,继续让牛仔们骑上马放牧,并将牧牛者的队伍由4人扩展到了12人。从此,我们就像美国西部片《关山飞渡》中的主角们一样,每天在一望无际的牧场上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