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别康桥》精教案
课题:《再别康桥》 共2课时
教材分析:
职高学生对诗歌接触不多,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着重通过朗诵手段,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把握诗歌情感,培养其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名作,特别适宜朗诵,进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变化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1、理解这首诗不但抒发了诗人留恋和热爱母校的情怀,而且又超越了 “母体”,表达了
对“精神家园”的渴慕与追求。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媒体设计:?播放黄磊朗诵带《再别康桥》。?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诗人早似乎是文学史的一个定律都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这些诗人像是将自己的生命最大限度的浓缩,在有限的青春里高速地旋转释放,然后在天边消失,他们的名字和诗作像星座一样永恒地悬挂在文学的天空。徐志摩,这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是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上的一颗巨星,的早逝更为后人留下如烟的哀婉与遗憾。 1、徐志摩的情感历程:
熟识徐志摩的人都称赞他的性格品行,说他天真挚诚、不计名利、热情无私、活泼风趣,有徐志摩的地方就有欢笑。他一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徐志摩的生命被热爱他的三位女性用不同的方式延续:张幼仪自立、自强,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设置“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陆小曼终身素服,绝足社交场所,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成为她唯一的心愿。
徐志摩二十岁时就由父母安排,娶了十六岁的张幼仪为妻,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后,便远赴西方求学。守在家乡的妻子张幼仪,以为只要紧紧追随丈夫的脚步便能抓住丈夫的心。可是当她远度重洋到了英国后,才发现徐志摩在旅英期间邂逅了一位才情洋溢的清丽少女林徽音。她不愿介入徐志摩的婚姻,匆促地准备随父返国。 徐志摩为了反抗封建思想,毅然决然提出离婚要求,并鼓励张幼仪也跟他一样活出自己的新生活,成为反抗封建思想,改造社会的先锋。人在异乡又怀有身孕的幼仪,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几度失去生活的勇气,但最后她还是坚强起来,答应志摩的要求并决定留在异乡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离婚后的张幼仪,留在德国求学,回国后接办上海女子商业银行,一生却没有走出徐志摩的世界,这以后,她跟夫家维持着奇异的关系共同经营事业,还替他奉养双亲,连丧事都由她承办主持。
徐志摩带着一个全新的未来回国追寻林徽音,乍抵国门时,却听林徽音已接受父母的安排订下婚约,对象是他恩师的儿子——梁思成。这对志摩而言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盘根错节的关系,进退两难的局面与夹缠不清难以收拾的感情,至此便成为志摩与徽音一生无法说与人知只能流向诗里的秘密。林微音虽选择了梁思成的婚事,但是她仍无法淡忘与徐志摩的感情;这段情宛若春风,拂面而来如此可亲,一旦迎身向前却只能抱得满怀愁绪,不能有结果;徐志摩十分痛苦。就在此时,北京的社交名媛陆小曼翩然而至,她虽以是有夫之妇,但却因为同样窒门闷于封建婚姻之中,同样有着对爱情的渴望因而快速的呼应了诗人的热情,也因此徐志摩想把她从封建婚姻中解救出来开创出两人性灵自由的美丽人生。两人努力冲破了家庭的反对和社会舆论的压力,终于争取到了一场不被祝福的婚姻。他们相爱,可是当大多数的人却说他们互相毁了对方。事实也是,徐志摩因她而声名狼籍,因她而与父母不合,因她的挥霍浪费而疲于奔命地挣钱,更因她而身心疲惫。
陆小曼给了徐志摩一个爱情的答案,又给了他一个生命的问号;诗人的人生最后困在她这里。 不稳定的感情生活,让徐志摩在婚后数年里感到无限的困顿与苦闷。梦想幻灭,诗作枯竭,乃至为生活南北奔波教课,最后终于以一场意外结束了他这来去匆匆的短暂的人生——为了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微音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以顽童般的笑声为朋友所记忆的徐志摩,趁着盛年以突兀的告别式为自己光彩夺目的人生划下句点,同时让所有爱他与他爱的人留下错愕与终生的怀念。林徽音与徐志摩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因为成为后世一直不解的悬谜,甚至,连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谜,梁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让林徽音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数年后她还继续发表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heodoe 之书》:地外生命体的远景.doc
- 《VFP面向对程序设计》课程习题集及参考答案.doc
- 《VisualFoxPro数据库及其应用》教学大纲.doc
- 《web应用程开发》(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
- 《When i your birthday》单元教学设计.doc
- 《“归总”问题教学设计.doc
- 《“提升工程”2015)--远程培训项目》试卷及答案2.doc
- 《“提升工程”2014)--远程培训项目》评测试卷10.doc
- 《“金钥匙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
- 《〈物种起源〉论》教案.doc
- 《农业信息技术论》课程教学大纲06.doc
- 《农村可再生能及生态环境动态》2009年第3期.doc
- 《农村幼儿园大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doc
- 《减负背景下训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增效研究》课题中期评估表.doc
- 《分子生物学》验(17课时).doc
- 《冰雪专项理论实践》教学大纲.doc
- 《分数乘法应用》单元教学设计.doc
- 《创新设计》214届高考语文(新课标)第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活页训练】:2-1-1 文言实词.doc
- 《创新设计》214届高考语文(新课标)第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活页训练】:2-1-2 文言虚词.doc
- 《创新设计》214届高考语文(新课标)第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活页训练】:2-1-4 翻译句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