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中考模拟试卷(09、4、12).docVIP

2008-2009学年度中考模拟试卷(09、4、1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2009学年度中考模拟试卷(09、4、12).doc

2008-2009学年度中考模拟试卷(09、4、1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写在上,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荡胸生云,。杜甫望岳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关雎【古诗阅读】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分) A.题目中“次”为“停宿”之意,这里指船停泊于北固山下,交代了本诗的写作背景。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作者的漂泊羁旅,为后文写乡愁埋下伏笔。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描写景物和节令的变化,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乐观积极,令人鼓舞。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句写舟中所见景物【古文阅读】哀转久绝群响毕绝不以疾也臣以王之攻宋也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阻绝。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描写山的重叠和高耸写“朝辞白帝,暮到江陵”侧面描写出夏日三峡的水流湍急拊手:拍手。授首:交出脑袋。利钝:喻顺利或困难。(3分)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①选文中“ ▲ , ▲ ”一句很好地体现了上联中的一个“酬”字。下联中的“足千秋”突出了诸葛亮作为“一个历史伟人”的巨大影响。请结合《出师表》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认识。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1分) 读书的三重境界徐宗文董健先生在《读书的两种境界》一文中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读书故事: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在读大学一年级时曾望文生义地解释为:“古代学者读书学习是为了自己,现今的学者读书学习是为了别人,我们应该摒弃‘古之学者’的个人主义,像‘今之学者’那样,端正学习的目的。”后来经过洪诚先生的指点及读了杨伯峻先生的译著,才知道自己的理解全“拧”了。本意应该是,古代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今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这个故事意味深长,使我想了很多:读书不要望文生义,不求甚解,而要多读多思,力求把握古书的真义;应该端正学习态度,努力追求古人的那种读书境界,莫学“今之学者”的炫才耀己;为人、为学都应坦诚,要勇于自我批评,做到有错必纠……但是我想得最多的还是有关学习的目的——“自以为是”的读书的三重境界。何谓“读书的三重境界”?曰:为知,为己,为人。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为此,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宋太宗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皇帝如此,作为一般读书人更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好事来对待。在一定情况下,“书淫”“书痴”“书呆子”,作为一个读书过程,作为一种学习的精神与状态,是不应当受到嘲笑的。只要是有利于知识积累,有利于开慧益智的书,都不妨翻一翻,遇有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或者不适时宜的书,也要拿过来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从正反两面获得经验和教训,增加知识和才智。总之,博学从而多才多艺,这些都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书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这是读书的第二重境界。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占有知识视为人品、人格自然升华的保证,苏东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句,表达的就是这一意思。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常言“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也有益于身心健康,这是古今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读书目标。读书固然要博览,但是所读之书,也要尽可能有所选择。换句话说,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这是甚为关键的。对于读书完全“为知”而言,“为己”已经是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和境界。这是非常宝贵的,应该大力提倡,并且大加发扬。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从更高的层次上说,还应该向前人学习,“为人”而读书。我所说的“为人”,不是“今之学者”的“装饰自己,给别人看”的“为人”,而是董健先生所私心向往的“为了别人”,即我所要表达的“为黎民百姓”而读书,或即周恩来少时所说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比较而言,“为己”是读书人“能够”做到的,“为人”则是读书人“应该”做到的。读书有三重境界,每一重境界都是一个新的逻辑起点,而第三重境界则是最高境界,也是我们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重视和追求的终极目标。14.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文章思路:(3分) 15.文章引用董健先生对读书境界认识的事例和宋太读书的事例,作用是否相同?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