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进大棚樱桃管理的几点建议.doc
改进大棚樱桃管理的几点建议 大棚大樱桃在我地已栽培多年,已成为当地果农致富的支柱产业。但由于缺乏对大樱桃在大棚环境下生长结果习性的深入了解,因而,在管理上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大棚大樱桃的成熟、产量及品质,有碍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及调查研究,就这些问题提出几点改进意见,与同行交流。 1 地上管理 1.1 改大水漫灌为膜下滴灌 大水漫灌是我地大棚大樱桃主要的供水方式。这样,很容易使棚内湿度过大,不仅会造成花期花粉不易散粉、柱头黏液稀薄而影响授粉受精,而且还能促使花后枝叶旺长,减少对花芽及幼果的营养供应而影响花芽分化、降低坐果率。同时容易降低地温和增加叶果感病机会。为防止或减轻上述现象的发生,建议将大水漫灌改为膜下滴灌,根据树体的生长需要,定时定量合理供应。这样,不仅可节省用水、防止土壤板结、稳定土壤温度,更重要的是有效地降低了棚内湿度,提高了坐果率和防止或减少了因湿度过大诱发的各种病害(花腐病、裂果等)。 1.2 改冠下覆盖黑色地膜为白膜 我地大棚大樱桃地面多覆盖黑色地膜。虽然黑色地膜保温、不长草,但透光性差,提高地温慢。这也是多年来造成大棚地温低,大樱桃开花晚或开花不整齐的一个潜在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将15~20 cm深的土壤温度同样提高至15 ℃,覆黑色地膜需要11 d,而覆白膜8 d则可达到。因此,大棚还是以覆白膜为好。至于地面杂草,可以人工拔除,千万不要为图省事而喷除草剂,以免发生药害。 1.3 改行间覆膜为覆白膜小拱棚 调查发现,种植者除在冠下覆黑膜外,行间也全部覆盖黑色地膜。而果农的农事活动如喷药、修剪、观察温度、采收等走动会使黑色地膜紧贴地面,造成膜下土壤硬实、根系周围空隙很少,不利于提高地温和促进根系生长,甚至会产生吸收性障碍缺素症。为改变这种状况,建议将行间覆盖的黑色地膜改为白色膜小拱棚。其棚宽在两树冠外缘(根系集中分布区)之间,棚脊高为70~80 cm。拱棚两端的白膜要埋土封严,使之形成一个密封体。为方便日常管理,也可进行间断式支撑(即隔一段小拱棚留下一段覆白膜的空白地段)。调查发现,晴天中午前后,拱棚内外气温相差8~10 ℃。同时,支撑小拱棚后,减少了人员在行间的走动,有效地防止了土壤板结,使根系始终处于一个温度适宜、透气疏松的舒适环境中,有利于其生长发育,促进地上部的开花结果。 2 树体管理 2.1 改只靠太阳光为增加人工补光 覆盖的大棚薄膜及大棚的方位和前屋面角的设计合理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进入棚内的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一旦遇上阴雨(雪)天,棚内光照更差。为克服或减少因自然光照不足对大棚大樱桃生长结果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在阴雨(雪)天适时进行人工补光,尤其在萌芽期、开花期遇上阴雨(雪)天时进行人工补光更显重要。方法是在离树顶叶片60 cm以上,离棚顶薄膜40~50 cm以下,每40~50 m2安装一盏发光效率高的日光灯(或农用高压灯、高压钠灯、碘钨灯),使其光照强度达到1 000~3 000 Lx。这样,不仅补充了光照,而且还提高了空气温度,有助于萌芽、开花、坐果。 2.2 改单靠地下施肥供给营养为增施CO2 气肥综合供养 作物除水分以外 的所有干物质90%以上 来自其光合产物,来自土壤的N、P、K等元素的量不足5%。大棚内CO2浓度低于外界,尤其在晴天中午前后光照强、温度高的时候,CO2最为缺乏,这必然会减少光合产物的形成。这也是大棚大樱桃产量与品质均低于露天种植的一个主要原因。为此,在科学施肥的基础上,应适时向棚内补充CO2气肥。生产上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碳酸氢铵与稀硫酸混合反应生成;二是应用CO2增长剂(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生产)。但使用时应注意:①CO2反应器皿要挂在树冠上部;②大樱桃谢花后即可开始补充,一般在日出后0.5~1 h即可释放,阴雨(雪)天停止施放,以防叶片老化;③棚内温度超过25 ℃要适量放风,以防发生伤害。 2.3 改果实自然着色为铺(挂)反光膜人工增色 生产上,大棚大樱桃普遍存在上色晚、着色差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N肥施用过量、K肥及中微量元素不足、树密枝多、光照恶化和昼夜温差小等原因以外,由于大棚薄膜阻隔减少了阳光的透入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为弥补因此造成的损失,建议在树冠下,树体主干、中干、主枝中下部和大棚北墙上铺挂反光膜,改善树冠内膛、下部的光照强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进入棚内阳光的利用率,以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果实早上色、上好色,及早供应市场。 2.4 改单用无机叶面肥为综合型有机叶面肥 无机叶面肥过多过量地使用会影响根系对土壤中无机营养的吸收。生产上应根据大樱桃生长结果规律及需肥特点,在其需肥临界期(谢花后到采收后1个月左右),有针对性地选用吸收快、养分全的综合型有机叶面肥(氨基酸类或腐殖酸类等)。这样,既可迅速补充营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