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技术未来在电网中的应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软交换技术未来在电网中的应用.doc

软交换技术未来在电网中的应用   【摘 要】 随着软交换的技术探讨、科研项目日渐增多,相较于与传统交换的局限性,软交换的优点日益显现。以及用户对交换设备系统可靠性、及时性的高要求,和多种业务的融合性而衍生出的网络安全性等问题,使得软交换技术成为交换网络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 PBX 网关 以太网 新技术   1 概述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 Manager呼叫管理、Call Server呼叫服务),实现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专用电话交换)功能(即IP 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系统,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   于是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网关,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即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 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2 基本概念   软交换将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网关分离,由服务器上的软件实现基本的呼叫控制功能。软交换是基于下一代网络的控制层,是下一代网络的控制核心设备。   我国工信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对软交换的定义是:“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   3 电路交换与软交换的比较   3.1 结构比较   3.1.1 电路交换构架   传统的交换方式通常是以交换机为主体而构成的电路交换型信息网络,它承载的业务以模拟电话与传真为主,但随着综合业务数字交换技术的发展,交换机配置了各种接口(2B+D、E1、RS232等),也可传送如话路监听、计费、图像等各类网管信息。如图3.1所示。   整个交换机由两部分组成:话路系统和控制系统。话路系统主要完成呼叫控制的业务,通过软件实现号码分析等功能。控制系统由各微处理机及其程序组成,完成呼叫建立、修改、终止等功能。除以上设备外还有产生各种联络信号,辅助建立接续通路的信令设备,以及其它附属设备等。   3.1.2 软交换构架   以IP网络为传输媒介,以分组转发的方式将各类信号进行传输。通过IP网络中服务器实现基本的呼叫控制功能,即根据拨号要求对号码进行分析,并转向路由表、分机或者一些特殊服务功能。实现了只要有以太网的接入口(RJ45),即可通过IP电话进行通信。同时各种网管业务皆承载于IP网络之上。而对于传统的模拟通信可以通过各种网关实现与IP网的互通,实现软交换功能。如图3.2所示。   3.2 特点比较   3.2.1 电路交换的特点   传统电路交换网络是基于TDM(时分复用)的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话音网,仅提供窄带64kbit/s的业务。虽然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网络带宽有所提升,但其融合性并不强,业务提供有限。同时带宽速率已成为此技术发展瓶颈。   如今多网及多种业务融合已成为了将来通信的发展方向,并且随着人们生活及消费观念发生的改变,传统的电路交换方式已不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只有新技术才能引领新时尚。   3.2.2 软交换特点   软交换技术是基于分组网络,带宽资源充足,利用率高。业务提供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承载与接入设备分离,这样可以构成行政软交换的相对独立性。基于下一代网络,其采用开放的网络构架体系,简洁清晰的层次结构和标准协议群,实现更为灵活的组网方式和不同用户类型灵活接入,于此同时能够更快速,更方便提供丰富、个性化业务服务。除此之外,还能降低建设及运维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4 软交换概述   4.1 层次结构   软交换的层次结构可分为控制层、传输层、接入层和业务层。具体结构如图4.1所示。   4.1.1 控制层---媒体服务器   媒体服务器是下一代网络的重要设备。该设备在软交换的控制下,提供在IP网络上实现各种业务所需的媒体资源功能,包括业务音提供、会议、交互式应答(IVR)、通知、统一消息、高级语音业务等。在应用服务器里,使用MSML(Media Server Markup Language,一种专用于媒体服务器交互的特殊xml)向媒体服务器发送放音等命令。媒体服务器具有很好的可裁剪性,可灵活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   4.1.2 业务层—功能、应用等服务器   (1)录音录像服务器。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