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留白—《项脊轩志》艺术再探素材 人教版第三册
留白——《项脊轩志》艺术再探
作家汪曾祺曾说过:“作诗文要知躲避,有些话不象别人那样说,有些话干脆就不说。”这是讲写文章选择材料运用语言,应有取舍。有些文章,写了许多内容用了许多笔墨,看着却让人感觉枯燥乏味;有些文章,只选了稀稀疏疏的几件小事甚至几句话,读来却情味深长。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名作《项脊轩志》就是后者的典型。
《项脊轩志》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老屋的变迁,回忆与祖母母亲妻子的感情。照理,写的内容可以有很多。但归有光只选了一二件极细小的事或是极平常的几句话来写。全文一共才五百多字,但它却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产生这种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我想就在于归有光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空白”艺术。清袁枚说过:”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譬如一室之内……若窒而塞之,虽金玉满堂,而无安放此身处,又安见富贵之乐耶”,文章中的空白,就好象音乐中的休止,电影中的空镜头,能给人不尽的想象。
《项脊轩志》中的空白艺术特别表现在回忆与他最亲密的三位女性身上。
先写母亲。只引了老妪的两句话。一句写母亲生前曾站在某地;一句写母亲隔门询问老妪“儿寒乎?欲食乎?”,句与句之间存在一定的跳跃性。作者没有主观地站出来,解释母亲生前对儿女是如何地疼爱,只在“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依据中让读者体味到了母亲生前与“我”、“老妪”之间的深情厚意。
次写母亲。相对其他两位而言,这是作者文字用得最多的一个。但也只回忆了祖母的三句话。三句话包含了祖母对孙儿既疼爱关切又殷切期望的复杂感情,对于担负着 家族命运重任的作者而言,祖母的这番话对他应是深有触动的,但他没有写当时面对祖母时自己是如何回答她的,自己的感想如何。只是在”瞻顾遗迹”时,才写出了 自己内心的伤痛,光阴易逝,辜负亲人重托的愧疚心情让读者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最后写妻子。妻子本该是与作者举案齐眉白首偕老的终身伴侣,但不幸早逝,作者内心的哀痛可想而知。但在语言上,归有光仍是用了淡淡的笔触。写妻子来归后,只用了一句话“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这使我想起了苏东坡在《江城子》一词中对亡妻的怀念:“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这俩者何其相似!所记的也是日常生活小景,无需再加叙述,读者自然会通过想象去补充作者未说出来的情感,让人感觉亲切而沉痛。这正是作者创作上的高明之处。再写妻子归宁后,述诸小妹们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想来他的妻子还应向小妹们解释“何谓阁子”的,然而就写到这儿,不写了。写出来,就失去了大半的意味,只写半句,反而使闺阁姐妹们的闲话神情鲜明地显映出来。古人所说的“花开一半,月留半圆,缘尽半分”,包含的也就是这种含蓄之美。
《项脊轩志》的结尾写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个中国古文中著名的结尾,在平淡中包含几许凄恻,读来令人感伤不已。换了别人,也许还要回忆一番当年妻子在庭中植枇杷之情之景,归有光把这些笔墨全省去了,在平淡干净的文字中让人感到他内敛的深情。
《项脊轩志》中运用的空白,并不影响全文的流畅自然。桐城派作家姚鼐曾评论,说“归震川(归有光,世称震川先生)能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正因为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这些空白,才让读者的情感不知不觉地加入其中,引起我们种种感慨,余韵无穷,使整篇文章的内在情绪得到连贯统一。阅读归有光,还让我想起苏格兰著名作家布朗的文字,同样的平静、干净,同样的运用空白,也同样地感人至深。从现代创作方法的角度看,归有光确实该算是中国古代作家中最有现代味的一位了。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