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声现象典例题
第一章声现象典型例题
题 1 除夕夜,热闹的春节文娱晚会进行到午夜时,大家都会等待新年的第一声钟响,在人们敲响大钟后,有同学发现,虽然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不止”,其原因是( )
A. 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 是人的听觉“延长”了时间 D.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题 2 如图1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对该实验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B. 用金属丝代替棉线听到的声音就大些,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
C. 听到声音就能分辨出是谁,是根据音色不同
D. 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
题3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农民歌手阿宝,以其金属般的嗓音、极其罕见的高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位专家在评价阿宝的演唱时说:“你的歌曲唱得很有味道,能唱到两个high C,比世界著名的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罗蒂还高出整整八度.”其中“金属般”和“两个high C”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和______.
题 4 我们看到闪电之后5s,听到了雷声,请问发生雷电的区域大约离我们有多远?
题 5 在一些城市的繁华街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装置(如图2所示) ,请问它是什么装置?下面表格中列出了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的感觉,结合表中内容,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问题?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答出一条即可)
题 6 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 验钞机 B. 微波炉 C. 电视遥控器 D. 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题 7 给你一把直钢尺,利用它可做哪些声学实验?对每种实验说出实验方法过程,说明现象及结论。
创新例题 1. 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步行前进,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小——李——,快——停——下. ”此时发生的情况是( ).
A. 和正常时一样
B. 小李什么也听不到
C.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小——李——,快——停——下”
D.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下——停——快,——李——小”
创新例题2. 阅读与探究
小明在家中听音响时,忽然想到课本上说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将声音传到远方. 小明想:“声音的这种波动我为什么看不见?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小明想了一会儿,起身找来一个小碟、一段铁丝和一勺洗衣粉. 小明将洗衣粉倒入碟子中,加水溶解: 然后将铁丝弯成一个带把的铁圈,将铁圈放在水中,使铁圈附上一层薄膜. 小明将铁圈放在音响的喇叭前,打开音箱. 这时,他发现,薄膜随着声音不断的在发生变化,如图3所示.
小明对实验进行了分析,获得了结论.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 小华通过实验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结论?
(2) 小华的研究大致上经历了什么样的探究过程?
(3) 小华在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运用了什么物理学的探究方法?
创新例题3. 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
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 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 这哨声是由管内空气柱产生的. 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参考答案]
题1解析 根据声音产生的条件可知,有声音发出,则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 题目中“余音未止”说明钟一直在发声. 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其效果与余声不同,听觉延长只是主观臆测,空气只能传播钟声,而不能产生钟声. 答案选B.
点评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可继续存在并传播.
题2解析 在用“土电话”通话时,图1中听者的右耳会听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说明固体(细棉线、纸杯) 能够传声,故选项A的说法是正确的;用金属丝代替棉线听到的声音就大些,是因为金属传声的能力比细棉线强,而不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故选项B错误; 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根据不同的音色,能区分是谁发出的声音,故选项C正确;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话筒方说出的声音无法通过线的振动传到听筒方,也就是说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故选项D正确. 所以应该选B.
点评 同学们对“土电话”并不陌生,甚至很多同学曾制作过. 试题考查的是最基本的物理知识,是中考经常考查的内容,试题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将所要考查的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考英语写作-应用文12类范文背诵备考.docx VIP
- 融入知识图谱的大模型以及应用方案设计.pptx VIP
- 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一章语文考试历史概述.ppt VIP
- 索尼特丽珑彩监_bvm20f1u_bvm20f1e_bvm20e1u_bvm20e1e_bvm14f1u_bvm14f1e_bvm14e1u_bvm14e1e_bvm14f5u_bvm14f5e_bv.pdf VIP
- 海虹文件培训7涂装工艺.pptx VIP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第5章原子结构与周期表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乙肝患者的护理.pptx VIP
- DeepSeek使用技巧及应用案例分享.pptx VIP
- 2024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规范标准.docx VIP
-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共23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