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系统法计算机采井压力
用系统法计算机采井压力
姚 惠1 李 丽2 周继德3
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规划部; 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艺研究所; 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一厂
摘 要:本文介绍了机采井用液面法计算压力的两种方法后认为,压力值误差较大的原因,主要不在于松I法,而是建立的混合流体状态和数学模型不符合油井实际情况,以及采用的流体密度不合理等。研究认为大庆油田应该广泛推广系统法计算压力。
主题词:系统法 ;计算压力 ;机采井
1 前言 油井的压力资料是油田开发的重要资料之一,机采井通过测取液面推算压力的方法,是最经济、最方便的。目前,大庆油田采用混合流体计算井底静压,用大庆的松I法推算地层压力,而用部分的“系统法”计算流压;在计算流压时,由于存在泡沫液面,因而计算值偏高,甚至高于地层压力。所以采用了液面在井口不计算压力的方法,以弥补所带来的计算误差。为解决上述问题,应该推广系统法计算地层压力和流压。
2 两种计算方法简介
2.1 混合法 这是大庆油田普遍采用的方法。其特点是计算流压用部分的系统法,计算静压用一段混合法;计算公式(见表1)。计算结果是:液面越高,误差越大,甚至流压比地层压力还高(见表2)。
2.2 系统法 这是推荐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用迭代法求出井内流体相对密度后,按系统法计算流压和地层压力;计算流压时,根据油井是否存在泡沫液面而用不同方法(见表1)。计算值误差较小(见表2)。
从表1和表2看出,由于两种方法使用的计算公式以及井内流体密度的不同,因而计算结果也不同。尤其是西10—5,北1—4—41井,用混合法计算时有泡沫液面,所以流压和地层压力计算值误差较大,流压大于地层压力(北1-4-41井)。
作者简介:姚惠:(1971-),女,工程师,现从事油田计划管理工作。
表1 两种方法所使用的公式
方 法 混 合 法 系 统 法 流体相对密度 1000γa+1.293γgRS
1000βo
γ γo(1-fw)+γwfw γo a+blgpI
γ γo(1-fw)+Ywfw 流 压 三段流体,不区分泡沫
Pf Hfγ/100 三段流体,区分泡沫 Hm -HP
Pf PI+ γ 100 关井1000min时
油层中部压力 一 段 流 体
P1000 Htγ/100 三 段 流 体
Hm-Hp+Hd -Hs
P1000 Po+ γwfw
100 地 层 压 力 松 I 法
Pe Heγ/100 11.95iHAhγ
He Ht+iHlg Qt 松 I 法 71.7iPAh
Pe P1000+iplg q 表2 压力计算值示例井
井 号 混 合 法 系 统 法 实 测 法 γo γ Pf Pe γo γ Pf Pe γo γ P Pe 北1-丁3-24 0.821 0.882 4.61 8.02 0.511 0.677 3.82 7.35 0.525 0.681 3.85 7.39 北1-3-丁32 0.821 0.893 8.27 10.59 0.701 0.826 7.43 10.59 0.724 0.818 7.40 10.34 西10-5 0.821 0.957 9.46 15.88 0.705 0.929 7.44 11.01 0.698 0.910 7.55 10.86 北1-4-41 0.821 0.954 13.14 11.00 0.314 0.823 8.75 10.96 两种方法的计算值比较
3.1 单井
图1绘出了机采井用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地层压力和实测值的对比情况;即液面深度适中,混合法计算压力,误差较小;液面深度越高或越低,误差越大;在不同液面深度条件下,系统法与实测值的计算值误差较小。
3.2 区块 表3列出了北一、二排西高台子油层的平均地层压力。
表3 北一、二排西高台子地层压力
井数 口 分类井数(口) 合计井数
(口) 地层压力
(MPa) H 0~200 m H 201~700 m H>700 m 混 合 法 10 11 21 9.53 系 统 法 9 10 11 30 14.05 偏心测压 2 2 5 9 11.83 RFT 5 5 14.12
从表3看出,混合法由于不计算0~200 m之内的机采井地层压力,所以表中21口井的地层压力是液面深度大于200 m时的情况,因而计算值偏低;偏心井口测压,代表性不强,因为大泵高产井不能下小直径压力计,不能进行偏心井口测压,所以表中的地层压力值也偏低;而系统法计算的地层压力与地层测试器(RFT)测得的结果比较接近。
4 混合法计算地层压力引起的误导
从大量的实测资料看,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