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短平快时训练详解
2011届高三语文“短、平、快”限时训练答案
第一套
1.(3分)A,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不能形容退休的老人。
2.(3分)A(B搭配不当,“解决困境”改为“摆脱困境”。c语序不当,将“历届”调到“是”之后。D成分赘余,删去“的进行”。)
3.(3分)④①③②
4.(5分)从来;但是;都;只要;一定。
5.(6分)示例:①一粥一饭需珍惜②一帘风雨王维画
6.(6分)自然物象有衰草、寒云、暮雪。(3分)荒凉、寒冷、白雪茫茫。(3分)
.(5分)社会动乱,百姓漂泊不定,饱经苦难。(2分)为不幸身世而伤感,为“识君迟”而深感遗憾,为别离而痛苦难受。(3分)
卢纶诗鉴赏: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以一个“悲”字贯串全诗。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着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衰败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清的景象。在这样的气氛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得直、露,但由于紧承上句脱口而出,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奠定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到提挈全诗的作用。
诗的第二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路出寒云外”,故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去,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依稀望去,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但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这一笔是情藏景中。“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冷峻和重压之感,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染作用。友人终于远行了,此时留在旷野里的只有诗人自己,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偏偏这时,天又下起了雪,荒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转身来,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意脉流畅,色调和谐,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
第二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徙他乡,饱经漂泊困苦,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不仅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感情沉郁,显出了这首诗与大历诗人其他赠别之作的重要区别。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在写法上,这一联两句,反复咏叹,词切情真。“早”、“迟”二字,搭配恰当,音节和谐,前急后缓,顿挫有致,堪称佳造。
第四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伤怀的往事之后,越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友人离别处,独自垂泪掩泣,企盼着相逢之日。
全诗以“悲”流贯,写得情真意切,哀婉动人,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
21.参考答案:“贰角姑娘”当上副厅长。“贰角姑娘”拒绝功利合作。(任答1句2分,信息挑选正确2分,符合新闻标题要求、字数要求2分。如答“黄其萍当上了‘贰角姑娘’”只给2分,因为信息没有了新闻价值。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也应给分)
22.参考答案:第句“文化底蕴丰实厚重”改为“丰实厚重的文化底蕴”,(或“博大深沉的气象”改为“ 气象博大深沉”并去掉“和”字)第句删去“永远”或者“从”。
1. A(B项“搠”应读shuò;C项“模”,应读mú;“怏”应读yàng D项“讷”应读nè)
2.C(A苇—韦;B爆—暴,饥—肌;D液—腋? )
3.C(A.“蓄意”感情色彩有误;B. 面目一新: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用于新旧对比之中,不合语境;C. 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自相惊扰;D. 没头没脑: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望文生义)
4.D(A.中途易辙;B. 成分残缺,应在“添加剂”的后面加上“的专项活动”;C.语序不当)
5.B
14.(1)“遂”字很重要,它将两个否定词“不”与“无”紧密联结起来,贯通上下文,(1分)以表明桑下女具有一颗纯洁而质朴的心。(1分)
(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处。(1分)意在揭露晚唐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1分)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1分)
3 诗的开头,富于民歌比兴色彩。(1分)诗以“池鱼”比“桑女”、“海水”比“华堂”,表明贫苦的桑下女不理解富贵人家的生活,自然而贴切。(1分)民歌往往重复咏唱。诗中“吾闻”、“不识”,重叠两次,音节流美,自然地表露出作者的同情之心。(1分)
15、(5分)(1)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2)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3)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1.C(A.“录相机”应为“录像机”,“混水摸鱼”的“混”音“hún”;B.“包庇”的“庇”音“bì”,“两俩口”应为“老两口”;D.“箴言”音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