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晋城市文化产业展的调研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晋城市文化产业展的调研报告,文化产业调研报告,文化旅游产业调研报告,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文化产业调研提纲,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调研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园区调研报告,文化产业规划调研提纲,文化产业发展调研

关于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   “十一五”期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我市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下大力气建设文化产业,并在《晋城市“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努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建和谐晋城”,提出“到2010年,文化产业占全市GDP比重达6%,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0%以上”的总体发展目标。2007年、2008年、2009年三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率分别为35%、37%、38%,占GDP比重分别为1.97%、2.3%、2.5%,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涌现出皇城相府、红萍服饰、神龙陶业有限公司、晋氏织造、绿洲大麻、新浪印业等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白马少年》、《老子安天记》等动漫精品,中国晋城棋子山国际围棋文化节、“神奇太行·经典晋城”旅游月、珏山中秋赏月文化节、高平炎帝文化节、赵树理文化艺术节等一批重大品牌文化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推动我市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晋城市是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华北通向中原的重要门户。这里有旖旎的自然风光,有丰富多彩、粗犷诙谐的民俗文化,有便利的交通,这些都为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一)文化资源。在我市的文化资源宝库中,其中一些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闪烁着独特耀眼的光芒,是我们的“优势资源”,是悠悠岁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1. 众多的神话传说,是我市区别与其他地区,在全国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文化资源,是我市发展动漫产业的依托。   2. 以王莽岭、蟒河为代表的自然山水景观和以皇城相府、柳氏民居为代表的明清古堡,是我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主体。   3. 众多的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是我市对外宣传、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的重点内容。   4. 独特的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很多资源全国绝无仅有,在街头、广场、舞台都能演出,且语言诙谐有趣,多由农民自编自演,直接反映生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二)文化投入情况。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全市共有各类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750个,个体户4800个,全部从业人员3.2万人,营业收入总额为55.7亿元,增加值为15.2亿元,增加值率为38%,占GDP比重为2.5%。   1. 市财政投入情况。“十一五”是我市财政改革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也是我市财政对文化投入最多,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2006—2009年,全市财政对文化投入总额为40867万元,其中:文化24952万元,广播影视12368万元,新闻出版3457万元。市本级财政对文化投入总额为20577万元,其中:文化12978万元,广播影视5527万元,新闻出版2072万元。   财政对文化的投入主要是按照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安排的预算拨款,其内容主要是文化、广播行政和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及公务费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文化公益事业项目拨款,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拨款。对于按市场化管理的印刷、广告、网吧、娱乐等文化产业的投资,原则上按市场筹资解决,财政基本上无投入;对于剧团、歌舞团、影剧院、文体宫等公益性文化产业按照其自身能力的不同分别给予全额、差额、定项补助。   2. 各县(市、区)财政投入情况。“十一五”期间,阳城县文化投入总额为1520万元,沁水县文化投入总额为1031.5万元,泽州县文化投入总额为2158万元,陵川县文化投入总额为518万元,高平市文化投入总额为19520万元,城区文化投入总额为320万元,总计25067.5万元。   3. 市直文化及相关单位财政投入情况。“十一五”期间,市广播电视台财政投入总额为6532.95万元,实现各类产业收入26104.10万元,仅2009年就实现收入7194万元,较2005年产业收入增加80%;市体育局财政投入总额为3383.92万元,体育设施投入总额为35031万元;太行日报社固定资产700余万元,年经营性收入800万元;市上党梆子剧团财政投入总额为240万元,年均收入130-140万元;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财政投入总额为20-30万元,年均收入60-70万元;市书画院财政投入总额为8万元;市群众艺术馆财政投入总额为1022万元;市歌舞团财政投入总额为2300万元,年均收入80万元;市少儿艺术团财政投入总额为707万元。   4. 文化市场的投入情况。“十一五”期间,文化市场蓬勃发展,歌舞娱乐业、网吧、音像业及演出市场,营业收入总计2.1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总计2.83亿元,利润总计1

文档评论(0)

whem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