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防足坏死关键在于稳控血糖.docVIP

糖尿病患者防足坏死关键在于稳控血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尿病患者防足坏死关键在于稳控血糖

糖尿病患者防足坏死关键在于稳控血糖 来源:环球时报-生命时报 2010年03月09日05:53 我来说两句 0 复制链接 大中小 大中小 大中小   糖尿病真正可怕是其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等。有数据显示:因糖尿病足住院的人占糖尿病住院总人数的12.4%,其中7.3%不得不截肢。因此几乎每个医生都会叮嘱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护好脚”。   糖尿病人“足”患多   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引发的腿脚疾患,一般来说分以下几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系统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若前者受损,可能出现蚁行感、针刺感等感觉异常,或如手套、袜套样的感觉减退,或感觉过敏、疼痛等。若后者发生病变,相应神经支配的肌肉就会萎缩无力,甚至瘫痪。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该病患病率比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病变会累及下肢动脉,造成下肢疼痛,或运动后腿痛,严重时能导致肢体坏疽。   糖尿病足:表现为脚痛、溃疡及坏疽等,常常是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三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糖尿病骨关节病变:此种病变的高发年龄段为50—59岁,病程越长发病率越高,血糖控制不好者更易发生。最易累及的关节都在脚部,有时双脚同时发病。由于往往并发神经病变,患者的深浅感觉减退甚至丧失,因此常没有明显疼痛感,不能及早发现,延误病情。   日常护理很重要   尽管糖尿病的脚部病变听起来比较严重,但如果能做好早期防治,90%以上由糖尿病足导致的截肢都能避免。   日常护理:洗脚要用温水、中性香皂,尽量不要泡脚,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干后用润滑乳液按摩。但要小心擦破脚趾缝间的皮肤。修剪指甲不能太短,不要用利器削剪指甲两端。无论室内室外,都不要赤脚,以防止异物损伤皮肤。   经常检查:养成每天检查双脚的习惯,看皮肤色泽、温度是否有改变,是否有鸡眼、水疱或皲裂等。如果皮肤暗红发凉、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脚部皮肤干燥无汗、汗毛全失都应警惕。   选择合适的鞋袜。鞋子应该前部宽大,感觉没有挤压或摩擦,鞋面透气性好,尽量选用软皮或布面鞋,最好是系带的平跟厚底鞋。袜子要吸水性好、透气性强、松软暖和、浅色纯羊毛或棉制的,袜腰要松,避免有破洞或补丁,并应每天换洗。   及时治疗。对于小水疱、小擦伤,应先用中性肥皂清洗,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避免使用碘酒等强刺激药物,若伤口两三天仍未愈合,或有淤血、肿胀、发红,应尽早就医。   稳控血糖是根本   当然,因为导致糖尿病足的根本原因是波动的高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想预防严重足患,血糖平稳达标最重要。1型糖尿病患者别忘了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一般降糖药的同时别忘了联合使用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具有平稳控制血糖作用的太罗(TAILUO)类胰岛素增敏剂,来保证血糖稳定达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修双玲指出,胰岛素增敏剂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保护胰岛β细胞,延缓病情发展方面效果显著,在2型糖尿病初发时,如能合理使用这类药物,不但能节约治疗费用,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出现逆转,并痊愈。▲ (张 芳) 责任编辑 2011-5-31 15:59 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傅晓英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著有《糖尿病综合管理》一书。擅长诊治内分泌及风湿免疫性疾病,潜心于糖尿病、甲状腺病、高脂血症、痛风、内分泌性高血压等,对糖尿病治疗有独到造诣。 治疗糖尿病有“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专家称,饮食疗法是基础,运动疗法是手段,药物治疗是关键,病情监测是保证,糖尿病教育是根本。由于糖尿病的治疗较为复杂,而且与患者的衣食住用行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须留意以下几大禁忌——— 一忌:一曝十寒,跌宕起伏   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的空腹、餐后血糖的情况要清清楚楚,所以定期测血糖对他们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不少患者平时不定期监测,服药又随意加量或减量,导致血糖忽高忽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傅晓英说,长期如此,身体总处于应激状态,胰岛β细胞功能必然受损,并发症来得更早,危害更大。患者要学会监控血糖,避免血糖跌宕起伏,同时要把糖尿病治疗融入生活中,并养成“有度”饮食、运动和用药的习惯。   二忌:两败俱伤,人财两空   傅主任说,临床上糖尿病治疗有四大误区:(1)过度治疗:血糖降了,胰岛功能没了———大剂量促敏药物刺激,导致β细胞功能受损;(2)不及时治疗:药用了但血糖未达标———瞎折腾;(3)偏颇治疗:血糖降了,肝肾功能损害了———用药时没注意药物的副作用;(4)迷信:广告、偏方和秘方———疗效危害两不知。   专家提醒,糖尿病用药不当,容易导致患者血糖和胰岛功能都不获益。   三忌: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频繁更替医院,频繁更换医生,不停更换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