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向民间艺术家学习》教学设计
作者:沈赛飞??时间:2012-10-21 17:02:20 一、教材分析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它不仅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更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剪”的技巧表现的多彩多姿,极尽咏趣,逗人喜爱,流传弥久而愈觉其珍贵。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剪纸的乐趣,从中了解中国剪纸的艺术特点,体验中国剪纸的造型美、装饰美及其独特的刀味、纸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国剪纸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修养,从而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感和自豪感。 本单元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以剪纸艺术为主线,引导学生围绕课本上的范例进行欣赏评述,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特色。第二课时学习剪纸或学生自选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兴趣。 学生情况:对剪纸了解少,接触少,动手剪纸更少;但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却又是兴趣浓、好奇。 “自我磨课”,反思教材:预设和生成有时距离很大。根据教材版面内容的编排和我的连续几次教学实际来分析,第一课时仅围绕课本上的几张图片来欣赏评述,内容太少,外加图片或增加剪纸的理论技法技巧,内容丰富了,但却难以消化,整节课显得平淡而无庸,重点难点不突出。而第二课时,若仅选择制作剪纸,若以剪团花为主,课会显得很苍白;若刻纸,则一节课难以完成;若是还有其他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创作的,则教师的指导工作会大倍增加。 就这样,同一节课,我来回修改整理六七次,从内容的“加术”到“减术”,从“以教为主”欣赏评述转变为“以学论教”技法尝试。最后,我以动手剪纸入手,在实践中贯穿优秀剪纸作品的赏析,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一课时内完成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不怕学生不去钻研学习,所以,课余我留更多的“空白”给学生:如剪纸的其他更多知识点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等。 如果真要拓展第二课时的,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第一课时需要而定。如技法上的提升,要求学生刻纸(第一课时的课后拓展内容)或探寻其他民间艺术(以作了解而已,增强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欣赏评述课本中的剪纸图例,了解剪纸的题材内容及其寓意,并进行简单的创意剪纸。 (2)过程方法:通过“先体验——学习名家剪纸招数(赏析作品)——教师示范——再体验——交流展示——认识不同表现技法——学以致用”的教学全过程,采用“启发式”的引导,层层递进的作业实践,剪纸实物的奖励方式,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创意地剪纸。 (3)情感:体验美和成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拓展创意思维,增进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趣。 三、重点:赏析优秀民间剪纸,体验创意剪纸的成功与乐趣。 四、难点:创意剪纸的取材与构思。 五、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学具准备。 (2)寻访义乌当地剪纸艺人朱新琦老师。 (3)教学道具的准备(以用促学,学以致用)。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营造情境,导入新课。 1.师:课前播放《剪纸姑娘》。 生:学生欣赏舞蹈,调节心境。 (设计意图:为上课作好准备,通过视频把学生带进剪纸课堂。) 2.师:布置2分钟的热身体验作业。与学生同剪。(抛出剪纸小作品①奖励第一个剪好的学生。) 生:剪纸。(第一剪) (设计意图:热身、体验、尝试剪纸。教师通过此环节,也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 3.师:展示教师的2分钟剪纸作品。 生: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教师有意的创剪与学生无意的随便剪,引发学生思考:剪纸的题材内容源于何处?) (二)欣赏评析,讨论小结。 1.师: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剪花娘子”,神秘推出库淑兰,出示她的作品与学生共同分析。(详细赏析,并抛出剪纸小作品②奖励第一个积极发言的学生。) 生:学生了解库淑兰的生平,带着敬仰之情赏阅其作品。 (设计意图:认识库淑兰,了解剪贴拼纸的简单制作过程,并初步认识到剪纸的的题材内容来源,认识到剪纸内容的造型与现实生活中的区别所在。) 2.优秀剪纸作品欣赏 (1)师:出示《抓髻娃娃》,提出“最吸引你眼球的是什么地方?” 生:学生自由畅谈。 (2)师:《耄(猫)耋(蝶)富贵》,以“尊老爱幼”引出作品。 生:了解剪纸常以谐音来寓意。 (3)师:《卧冰求鲤》,”以孝为天“引出作品,根据画面刻画内容来猜作品名称。 生:根据提示和画面的内容猜作品名称。 (4)师:喜花和鸳鸯戏荷,“人逢喜事精神爽”引出作品。 生:了解民间关于喜事的视觉符号。 (5)师:出示当地剪纸艺人的作品。 生:与当地剪纸艺人“亲密接触”。 (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认识到剪纸的题材内容是来源于民间,取材于民间,并用于民间。了解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实践体验,创意无限。 1.师:出示同龄人的作品范例,并作直观板画演示。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