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取得动质权的善意.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知识取得动质权的善意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土 保持监测网络,对全省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 省人民政府定期将监测、预报情况予以公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执法 动产质权的善意取得 曹诗权、陈小君   关键词:   我国的担保法已经颁行,质权在埋没四十多年之后突然作为一种独立的担保物权使人感到陌生而新奇,因此,作为善意取得制度之重要表现的动产质权的善意取得,至今尚无专论涉猎或介绍,急需从理论上解惑,为实务提供导向。   在常态下,动产出质人设立质权,须对于出质标的物享有处分权,或为其所有人,或为其经营管理者。但是,在现代市场交易中,基于租赁、仓储保管、运输、使用借贷、加工承揽、各种担保等诸多民事活动,物与主发生分离从而不被所有人实际控制的现象广泛存在,动产处分权人的自主占有并非一律,他主占有大量发生且为财尽其值、物尽其用所必需。如果在质押关系中,出质人交给质权人占有的标的物,其处分权非属出质人而归根本无意为质权人提供质押担保的第三人,而质权人取得这一标的物的占有时根本不知,此时便发生质权人对质权的善意取得问题。即质权人能否取得这一质物的质权,其质权是否有效,质物的真实权利人能否向质权人追索?   廓清这一问题,我们首先遇到三个障碍:   第一,现行法无明文规定形成的无法可依的困惑。众所周知,建制完整、规范细密的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整个民事立法的规范体系中尚未构建,法无明文,立法态度暖昧。目前所见只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第96条,即“非所有人擅自处分所占有的财产,如果第三人是善意、有偿、依法定手续取得该财产所有权的,第三人不负返还义务,由擅自处分财产的人对所有权人予以赔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于这一司法解释仅仅针对所有权的取得而作,无论是其效力层次,还是其内涵与外延的指向,都只能局限于审判实践领域适用,并不能代表立法规范上的整个善意取得制度。有关善意取得的范围、条件、一般构成要件、效力及其操作适用的动态运行均缺乏基本的法律依据,解决此障碍,非质权制度所能完成,必须有待于民法基本制度的完善和建构。   第二,质权与抵押权由合到分产生的疑难。即质权从抵押权中分离之后,《担保法》颁行之前有关不允许抵押权发生善意取得的规定对质权能否继续适用?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第124条的规定,“以自己不享有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的财产作抵押的,应当认定抵押无效。”这一规定在《担保法》之前作出,我国以前的抵押权包容质权,没有专门的质权制度为背景,其所指抵押应包括了质押。因而据此要求,以本人不享有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的财产设定质权的,质权应为无效,即质权和抵押权合用一个规范,不能产生善意取得。但是,《担保法》应市场经济发展之需要,借鉴近现代民法之经典模式,基于质权与抵押权的不同特性,改变了几十年沿袭的抵押包含质押的不当作法,将质押分离出来,确立了质权作为一种独立的担保物权的地位。由此,以前关于抵押权的规则,尤其是禁止抵押权善意取得的规范,对质权能否继续适用,即成为现实疑难。我们认为:(1)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法律适用原则,既然《担保法》界定了质押的独立地位,并为质权的得丧变更确立了一整套的运行规则,那么在法无明文的情况下,《担保法》之前有关抵押权的一些规定即不得继续直接适用质权,不能因为抵押权善意取得的禁止而否定质权善意取得的可行。(2)根据抵押权与质权的运作特点和要求,抵押权不存在移转占有,以登记作为生效或对抗善意第三人的公式形式,其本身直接具有防范无处分权人将他人之物设定抵押的功能,一般难于发生所谓“抵押权的善意取得”;而动产质权必须移转占有,以实际交付作为生效条件,极容易发生非处分权人将占有的他人之动产设立质权,所以动产质权的善意取得既有可能性,又有现实性,在法律态度上不能与抵押权相提并论,而应有专门的针对性规则。   第三,保护质权人利益与第三人(质物的真正所有人或经营管理人)利益的两难困境。质权的善意取得,和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一样,存在两个主体利益的冲突:一为质权人的质权利益,二为动产所有人或经营管理人的利益。如果确认了质权的善意取得,即会使所有人或经营管理人的权益置于风险或受损之中;反之,则会造成质权的不安全。解决这一障碍,我们认为应从两个基本前提来把握:   (1)在形式意义上,维护占有的公示作用,确认占有公示取得公信力。我们知道,动产质权是以质权人占有标的物为其成立要件和存续条件的,唯其占有才能给出质人以较重负荷和责任,给质权人以慰藉和权利保障;唯其占有才是动产质权有效而明显的标志。而质权人的占有来自于出质人,出质人的前位占有不仅对质权人,而且对所有的善意第三人均具有公示作用,产生公信认知的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vbk5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