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阅读》序.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边界阅读》序.doc

《无边界阅读》序 一   我是一九八六年认识许志强的,或许再晚一年,回忆那个年代仿佛事事都有一种不确定性。那时候读他的文稿很有一种发现新人的愉悦,可是想不起最初看到的是评论还是随笔。他的评论有一种随笔风格,而随笔像是玄言诗。当时我在出版社编辑一套“新人文论”丛书,推介吴亮、黄子平、南帆、陈平原、王晓明那些新锐之作,我想以后这套书里也会有许志强的名字。当然尚须假以时日,那年他刚刚大学本科毕业。我的一位同事曹洁女士跟他是大学同学,竟一脸惊讶地问我,“咦,你怎么认识许志强呀,他是我们年级的才子!”   但志强并没有如我预期那样很快崭露头角。他毕业后留校任教,起初教写作,也教大学语文,后来转到外国文学专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段沉寂的岁月里,他好像在诗歌圈子里混着,有时来我这儿一趟,扔下一堆油印的地下诗刊。我对诗歌比较外行,但彼此总有可以聊开去的题目。弗洛伊德热刚过去,文化热又来了。他喜欢现代派小说,从卡夫卡到卡尔维诺、马尔克斯。他读书多,文学兴趣极为广博。那些年还没有互联网,他是我了解文学资讯的一个渠道。因为比他年长十几岁,偶尔跟他谈到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事业之类,这种话题显得很世俗,他不以为然地笑笑。那时他还年轻,明亮的眸子里带着一种散漫神气。   他的性格并不适合中国的大学体制,太散漫,太自由—我是说通常意义上那种自由主义。他对教学工作倒是相当认真,那上边花费了许多精力。可是,院校学者更要紧的是按学科规划做课题,要写那种没人看也没人看得懂的论文。那些年他好像没写几篇东西,整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无声无息地过去了。他不像我同代人中一些学者那么勤劬,也不那么看重事功。也许是经历的苦难不多,他以为人生可有率性而至的选择。当然,后来他也不得不努力适应体制内的游戏规则,当然后来就不年轻了。长发飘飘的少年诗人骑上自行车走了—那是哪一年?好长时间没有他的消息,记忆的空缺里找不到什么东西来填补。   诗人的郁闷另一种说法是上下求索,郁积既久自有才华迸发。二○○二年,他翻译了《维特根斯坦笔记》之后,写作就渐渐多了,而且文章越写越好。维特根斯坦用自己的体验来酿制哲学的蜂蜜,那种探索生活的锐力对他一定有所启示。看来院校里的学术折磨并没有磨去他的灵气,他的阅读和写作依然很有自己的一套。可是他不骑车了,上街都步行。去学校上课,来我家聊天,都是走着来。他还没有发胖,提前在减肥了。他很羡慕村上春树坚持长跑的锻炼习惯,有段时间天天跑步。他完成了三十五万字的博士论文《马孔多神话与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又投入布尔加科夫的一个研究课题,在漫长的学术马拉松赛道上,他挺过了难熬的疲劳关,脚步变得轻松起来。二○○六年以后,我参与《书城》杂志编辑工作,开始向他约稿。   也许是我不曾餍足的催索,“催生”了志强的这部《无边界阅读》—书中大部分篇什就是他最近六七年给《书城》撰写的文章。看到自己经手刊发的文章又能结集成书,与更多的读者相遇,这是让人高兴的事情,亦感到一份荣耀。近年来,这种由《书城》“催生”的图书正在不断走向更大的读者圈,这其中有吴亮的《我的罗陀斯》(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1 1)、马慧元的《宁静乐园》(上海文艺出版社2 0 1 2)、李炜的《反调》(上海人民出版社 / 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 0 1 2)、王寅的《摄手记》(三联书店2 0 1 2)等,在读书界都颇有好评。我相信志强这本书也会有自己的读者缘。 二   志强感觉敏锐,文字也好,尤其擅长用感性的语言表达理性的思考。这本书里收有六篇评论J . M.库切的文章,都是从作品表达的人生感触中把握叙述的意蕴,由人物独白或是一些隐喻性话语入手,进行揣摩和解读。在分析《凶年纪事》的《C先生与“小故事”》一文中,他提出所谓“库切语言”和“库切态度”的认知范畴,从“语言”与“态度”的构成关系中解析各种隐喻的修辞方式。譬如,他对C先生说的“形而上的痛感”的审视,无疑抓住了本质的渴求。他令人信服地指出这样一种叙述关系:正是那些在语言之中不断飘浮的意念,将一个架构很小的故事推入有关性、死亡和末世论的终极体验。面对安雅性感的肢体,老人虚妄的绮念终于在情感升华中获得了转换,志强从这里找到了心灵诉求的诠释。他用富于诗意的言语归纳说:   这瞬间的幻景犹如清风徐徐吹拂,触及彼岸冻结的激情和时间。老人的欲念和思维,衣服上的臭味,公寓的积尘和蟑螂气味,这种敞开的阴郁的描写能够启人心智。它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故事总是从语言及思维的内部激起灵感,是由内向外窥见现实被遮蔽的状况……   志强评论库切的几篇文章里,除了写《青春》那篇解读难度不算很大,其他各篇都显示了令人惊讶的审美思辨水准。《无家可归的讲述》一文是评论库切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最后一部《夏日》,这里他并没有满足于阐释主人公“孤独的存在”,或是这个角色所带有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