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京剧大师的“人生如戏”.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代京剧大师的“人生如戏”.doc

一代京剧大师的“人生如戏”   在北京香山脚下,长眠着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就是中国戏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梅兰芳是我国京剧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但是他的墓碑上没有冗长的铭文,只有书法家许姬传书写的“梅兰芳之墓”五个行书大字。   梨园世家的接班人   1894年的大清国,正值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东部海岸线战火不断。但是,在远离炮火的大后方都城,人们还是习惯停留在庙会、戏园子里,在歌舞升平中寻求一丝心理的慰藉。   这年的10月22日,在李铁拐斜街梅家老宅里,梅兰芳出生了。新生命的诞生,给这个京城颇有名气的梨园世家带来了一缕暖意,家人为这个孩子取名为澜,字畹华,寓意“希望这个小生命似兰花般静好”。   像其他孩子一样,小梅兰芳也喜欢玩耍,趴在草丛里捉蛐蛐,追逐夏日里的蜻蜓。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梅兰芳八岁了。作为这个家庭的传人,学戏成了他没有选择的选择,带着对无拘无束生活的留恋,梅兰芳来到戏班子拜师学艺。初到戏班的他资质平平,刚开始时,简单的四句老腔愣是学了好几个小时还是唱不下来,气得先生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就是这番话激出了一代大师的最初决心,梅兰芳誓言一定要学出个样儿来。   从那以后,住在李铁拐斜街的街坊邻居们,几乎每天清晨都能听到一个清脆稚嫩的练嗓声。数九寒冬,朔风呼啸,什刹海冰面上总有一个瘦小的身影在那里操练,踩跷、踢腿、打把子、跑圆场……为了练好跷功,梅兰芳在一条长板凳上放了一块砖,再将双脚绑在两根木棍上站到砖上。刚开始练时,战战兢兢,痛苦异常,一会儿工夫就支持不住了,只好跳下来。慢慢的,从一炷香到两炷香的时间,梅兰芳站得越来越稳,腰腿也越来越有劲了。拿大顶是从艺的基本功,练习时间一长,人就会头晕、呕吐,但梅兰芳挺住了,一练就是几个时辰,有时竟昏倒在排练场上。见证了小梅兰芳这段成长经历的人,无不称赞这个孩子的倔劲和韧劲。   为了维持生计,梅兰芳一面学艺一面登台表演,上了台,就摸爬滚打专心演戏,下了台,就站在后台观摩学习。别人唱戏的唱腔、亮嗓、精彩的地方,他都一一记在心里,仔细揣摩,从不懈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几番寒暑后,梅兰芳的演戏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   从初试啼音到走红上海滩,只用了三年   1911年的一个秋日,《玉堂春》在北京文明茶园上演。在如泣如诉的琴声中,一位身段婀娜、扮相美丽的演员从后台袅袅走出来。甫一亮嗓,宛如莺啼的嗓音就惊艳四座,让观众听得如醉如痴,这位演员正是十七岁的梅兰芳。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唱腔不是观众熟悉的老腔,而是经过改进的新腔,梅兰芳将新腔演绎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喝彩声不绝于耳。试唱新腔获得成功,梅兰芳凭着惊艳四座的表演,在当年京剧演员评选的“菊榜”上一举摘得探花。   北京是梅兰芳初露锋芒的地方,他真正红遍大江南北,是从上海开始的。   在老上海闹市的四马路上,坐落着当时著名的丹桂戏院。1914年11月4日这天,梅兰芳早早就来到化妆间扮戏,他的心里有点紧张,这是他来到上海的第一场戏,但是上场后的感觉很快让他平静下来,甚至有点兴奋和愉快:半圆形的新式舞台(和老北京戏园子里那种有两根柱子挡住观众视线的旧式戏台相比真有天壤之别)、陌生的地毯和雪亮的电灯。他试着凝神亮了一下嗓,结果台下观众报以热情的叫好声。当他用新颖的唱腔唱出“也有那士农工商站立在两旁”时,一阵热烈的掌声迎着他的尾音涌向台上,梅兰芳惊喜异常。更让他欣慰的是,上海观众对他俊雅的扮相、新颖的唱腔、切合人物的表演非常赞赏。就这样,梅兰芳在上海一炮打响,接下来的两天戏演得更是红红火火,上海的戏迷们争先恐后地来听他的戏。此后几年,梅兰芳多次到上海演出,场场精彩迭出。一次,梅兰芳唱《黛玉葬花》更是博得满堂彩:“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当时的观众认为梅兰芳扮的黛玉“真比黛玉还黛玉”,很多观众惊叹梅兰芳的演绎,他们惊为林黛玉转世,舍不得他谢幕离场。当时巷间流传着一句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就形象地说明了梅兰芳的受欢迎程度。   迎来个人表演艺术的巅峰时代,开创梅派   到上海演出多了,上海的话剧、京剧、时装新戏以及剧场改革等新思潮对梅兰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激发起他尝试变革的心理。梅兰芳开始了艺术革新的征程,他把青衣和花旦融为一体,不仅唱戏,而且要演人物,他尝试增添乐器二胡,丰富旦角的伴奏,还尝试变戏曲为“舞蹈”。在《嫦娥奔月》里,他慢舒水袖轻抛眉眼;在《黛玉葬花》中,他手持镰锄一步一缓;在《霸王别姬》中,他的剑舞潇洒又不失柔美。他的表演出神入化,不知不觉中丰富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他的扮相雍容华贵,典雅大方,嗓音清亮甜润,腔调自然。梅兰芳的艺术革命涉及到表演的诸多方面,可称博大精深。这段时间,梅兰芳迎来了他艺术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