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拉加 一半海水一半阳光.doc
马拉加 一半海水一半阳光
天堂般的马拉加
鲜花团簇的街区里,游人熙熙攘攘,咖啡馆老板将木质藤编的精致桌椅摆放到店外临街的阴凉处,游客在这里休憩放松,欣赏街边的风景。编手链工艺的老人坐在石凳上动作麻利迅速,和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广场街头散布的流浪艺人,都是那么恣意和闲适自然,丝毫没有造作和生涩感。
约前1000年,古代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人建立马拉加,而“马拉加”一词,则源于腓尼基语中的“盐”(马拉加附近港口的鱼都相对偏咸)。约7个世纪以后,罗马帝国征服了包括马拉加在内的迦太基西班牙地区,从5世纪开始,西哥特人将马拉加置于统治之下,8世纪,南上的摩尔人征服了西班牙,地处南端的马拉加成为了重要的贸易中心,之后马拉加又重新成为基督教占主导的城市。1936年西班牙内战,马拉加遭遇了意大利和西班牙叛军的空袭,受到重创。到1960年,世界板块相对稳定,马拉加开始依靠旅游交通等发展自身经济,而这座饱经风霜磨砺的古城在经年的变数下善意地拥有了安达卢西亚地区所有的包容和贯通。围观道路两旁是公元三世纪的古罗马圆形剧场、六世纪的穆斯林城堡、八世纪由清真寺上改建起来的教堂,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成为马拉加深厚文化底蕴的外显迹象,正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莱桑德雷所赞,这是一座“天堂般的城市”。
如果愿意的话,在市中心大教堂的门口,挑选一辆你最心仪的马车,雇他带你前行,听着当地车夫热情的介绍,穿过一排排高大的棕榈树,吹着沿途的海风,街头的鲜花为你垂目,巷口的咖啡为你飘香,请你感受最真实的马拉加。
毕加索的故乡
在马拉加的老城区里,随处可以寻到毕加索的痕迹,猛然间的抬头一瞥,亦或是转瞬时的不期而遇,其蕴含的艺术气息总能给你一个完美的解答。在市中心,毕加索的故居里展列着他年幼受洗礼时穿过的礼服,以及他父亲的绘画工具、还有后来被整体还原的房间,一切摆设都依照了当年毕加索居住其中的模样。
出了毕加索的故居,便是梅塞尔广场,广场上成排的树荫下,成群的鸽子飞起又停落,时而啄食游客喂撒的面包屑,时而扑啦啦地漫天盘飞,时而又咕咕嘀地速跑追逐。童年时的毕加索,应该正是在此闲暇游逛、喂食鸽群、追逐嬉戏吧!小小的广场赋予了毕加索独特的创作思维和灵感,正是对鸽子习性的深谙,对其外形细致入微的观察,使得毕加索可以游刃有余地在纸上绘出动感逼真的和平鸽。
梅塞尔广场的对面就是马拉加的毕加索博物馆了,这个2003年落成的博物馆设在一座16世纪的宫殿上,利用回廊、走廊和中庭连接一座两层高的现代展厅,新旧建筑结合地恰到好处。里面收藏着毕加索的155幅画作。画作覆盖了毕加索一生各个创作时期的风格,而这些作品大都来自毕加索后人的捐赠。毕加索曾经说“我会
(给马拉加的博物馆)送去满满两卡车的画。”他非常希望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在故乡展出。
博物馆内定期举办一些展览,两年前的“基彭伯格遇见毕加索”,去年年初的“毕加索肖像摄影展”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给小城带来更多的艺术熏陶,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的“怪诞因子”(The Grotesque Factor)展览,将展出列达.芬奇、戈雅、毕加索、培根等将近80位世界级艺术家的250多幅作品。
毕加索从初露端倪的孩提时期开始就颇得他人赏识,15岁时,他就已经能发挥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巨匠的水平,而他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离世前亲眼目睹自己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与其他多数毕生穷困潦倒的画家有着质的不同。
在2004年5月5日,纽约苏富比的拍卖会中,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Garcon a la Pipe)以104,168,000美元的价格被售出,创下了单幅画作拍卖价的最高记录。该画作创作于毕加索24岁,属于他的“粉红色时期”,在这一时期,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画布上单一的蓝色中,并且渐渐成为主要的颜色。画中年轻的男孩被毕加索称为“小路易”,他时常到毕加索的画室里去消磨时光,“小路易”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左手拿着烟斗,头戴花环,背景是两大束花,在那个年代,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加上人物形象的消瘦,可以推断出“小路易”是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粉红色的融入又让观赏者感受到另类相对的浪漫意境,红蓝的汇合,使人深深被吸引,甚至可以体会到这一刻暂停在“小路易”心中的悠闲和美好。
创作于1907年的《亚威农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是毕加索人生的转折点,画作充分展现出了饱含在毕加索内心的自由奔放和他记忆里无法磨灭的西班牙理念,而马拉加的热情则赋予了他最初的艺术灵感和大胆创新精神。
这是一幅与以往的艺术手法彻底决裂的立体主义作品,画作上五个少女的形体像是被用平面的几何图形拼接而成的,镶嵌在蓝色的背景上,看似灵活多变,却又层层分解,极具概括性的线条是那么雄浑有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