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尚志:我来自草根 我教的也是草根数学
李尚志:我来自于草根 我教的也是草根数学
11月13日,杭州师范大学迎来了18名不同寻常的客人,他们称自己是“VSF”——Very Special Friends——特殊的朋友。这18名“特殊的朋友”有的曾是小县城剧团里的编剧,有的曾是山区中学的教师……但在27年前,他们一起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博士。
现在他们第一次实现了团圆梦,但他们已过花甲之年,最年轻的62岁,最年长的72岁。27年过去了,这18位博士全部在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任职,其中中科院院士1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位,曾经担任过高校校长、院长或者中国科学院所长的4位,国家级教学名师1位,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国家领队两位,“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6位。
“VSF”的“发明人”就是李尚志,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的教授。他用《沙家浜》的一十八名战士比喻他们这18名博士:“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这位曾经的山村中学教师,如今仍然承担着教学工作:既给华罗庚班的数学尖子上课,也给文科班的学生上基础课。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后者。“你讲的学生听不懂,那不是你知识深奥,而是你水平不到”。
从山区教师到研究生,李尚志用了8年的时间;从研究生到博士,李尚志用了3年的时间;从博士到大学老师,李尚志却只用了几天的时间。“要不留校当老师,要不回到山沟里去”,李尚志说选择其实就是那么简单,生活不会因为你是博士就能翻天覆地。不过,李尚志也相信“知识改变命运”。陪伴他在山区宿舍柴火旁复习代数的,就是这个信念。“当机会到你的手上时,他因没有准备而错失,那就是最大的痛苦”。
回溯往昔 只上了一年本科的大学生
1965年的一天,四川内江市,高考结束后的李尚志正在和高中同学挑砖,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挣钱。当时,他报考的中国科技大学还在北京,从内江到北京的火车票全价是27.1元。
突然有同学从城里赶来告诉李尚志录取通知可能下来了,大家都让他回家去看看。当最终有人通知他被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录取了,李尚志用了一个典故形容他当时的心情——范进中举。李尚志没有说当时他有多么激动,只是说整个内江市远比他和另三个考上大学的学生还要激动——敲锣打鼓地庆祝,但是他知道他距离成为数学家的梦想更进一步了,当然也更有希望去聆听华罗庚、吴文俊等大师的讲课,那是他心目中的明星。
进入大学的第一年,与同班同学相比,这个小城市来的年轻人起点并不高,很多大城市的年轻人在数学方面所听的课程、所读的书籍远比他多。图书馆成了李尚志去得最多的一个地方。“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书只能借不能买,看的书都是借的,买的都不读”,其实,李尚志这个学习习惯早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那时他常在书店读书记题,回家再记书演算,记不住算不出次日再回书店看书。
这种充实的学习生活只持续了一年,第二年“文革”爆发了。李尚志在随后的4年里,放下了课本,只有偶尔休息的时候才会和同学谈论起一些数学计算公式。
运动中与未来导师结缘
但让他记忆最深的却是在当年那个环境里,他结识了自己后来的导师曾肯成。
当年李尚志和曾肯成被编在一个寝室。一天晚上,曾肯成悄悄出了三道数学题给他教过的学生做。有几位学生比李尚志大一届,言语中对李尚志他们提道:“你们根本做不出来”。李尚志拿着做出来的纸条,假装着不屑对曾肯成说:“曾肯成,你看我这个题做得对不对?”
看到李尚志做出的答案,曾肯成只是淡淡地说:“对了”。“我分明看到他的眼睛里在闪光——也可能曾老师当时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但是我就感觉这样”,李尚志说正是这个缘分,让他在10年后报考研究生时选择了曾肯成做他的导师。
大山里的教书匠
1970年,李尚志毕业了,被分配到四川万源县大巴山山区里的公社学校当老师。李尚志在博客里这样描述他工作的地方:“这里经常有野猪出没……如果你是一个游客,能参加打野猪自然是令人向往的浪漫之旅。但如果你不是,而是在这野猪出没的深山中长年累月做主人,那就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了。”
李尚志说这个公社虽然通公路,当时却不通公共汽车。学校开学,公社小学派了一位老师进城领教材,顺便也把他接了过去。他与这位老师一起,每人都背着几十斤重的书,翻过一座大山,走30里山路,来到这所学校。
在那个年月里,老师属于“资产阶级”,李尚志内心深处并不满意这个安排。不过,当他第一次听见有学生叫他“李老师”的时候,他的想法改变了。
当时他还没有任课,在路上遇见了这个不认识的学生。没想到这个学生主动走上前,鼓起勇气对他说:“李老师,你什么时候给我们上课?”很多学生家长也对他说:“李老师,我们把孩子交给您了,要打要罚,随您的便。”在那样的年月里,残破的公社学校承载了大山里人们的梦想。
在这个学校里,李尚志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学习着数学。他教初中数学,但孩子的基础很差,水平属于认为1/3加1/2等于2/5的那种。此外,由于特殊时代,连“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有限差分法分析磁场边值问题(定稿).doc
- 有限混合分布模与线性模型的估计和检验问题.doc
- 服务计算与云存(论文作业).doc
- 服务是高速公路本质属性.doc
- 服务器处理器十种参数解析.doc
- 朗文BACKPCK少儿英语课时计划144.doc
- 朗读教学法在不体裁作品中的具体运用.doc
- 朗读短文拼音版——10.doc
- 望京新城质量评报告(最终稿).doc
- 望直港镇中心初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表.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