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煎煮时间 ? 根据药物质地,煎药的方法、程序各有不同。如有些药要先煎后下,有些要另煎等,这样做比较繁琐,如果不这样做则会影响药物的质量和它的治疗效果。 煎煮时间 一般药物沸腾后再煎煮30分钟; 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腾后再煎煮10~20分钟即可; 解表药大部分用的是植物的茎和叶,质地疏松,吸水量大,所以煎的时间可以短一些。 煎煮时间 滋补药物先用中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药约40分钟至1小时。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料2~3次,使药料受热均匀。药中有效成分更好地溶于水中。 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经慢火久煎后,如附子、生半夏等,可以减低或消除其毒性。煎煮的时间也要稍长一些。 煎煮时间 煎煮时要注意火候,未煮沸前可用猛火,水开后就要用小火,同时应注意加盖煎煮,以防止药物中挥发性成分逸出。 武火的火焰大,力道猛烈,可以使温度急速的上升,使药液很快的沸腾,但容易烧焦; 文火的火焰较小,力道比较温和。 煎药时,先用武火将药液烧开,再用文火慢慢的煎。 头 煎 和 二 煎 汤药的头煎和二煎是什么意思呢????? * Background provided by m62 Visualcommunications, visit 弘扬中医文化专业打造健康 中药的服用禁忌! 虽然中药可以治愈诸多疾病,但“是药三分毒”,如果不懂得用药禁忌及合理搭配,不但不能起到治疗效果,还有可能对身体产生伤害。 为了确保疗效,安全用药,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必须注意用药配伍禁忌。 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的饮食禁忌。 一、配伍禁忌 定义:指某些药物合用时,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 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主要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萎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药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槛炙焯莫相依。 二、证候禁忌 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适应范围,因此,临床用药也就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 如麻黄,性味辛温,功能发汗解表,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利尿,故只适宜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肺气不宜的喘咳,而对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肺肾虚喘则禁止使用。 除药性极为平和者无禁忌,一般药物都有证候用药禁忌。 三、妊娠用药禁忌 指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 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用,慎用的药物可以根据病情的需要斟酌使用。 除非必要时,一般应尽量避免使用,以防发生事故。 四、服药饮食禁忌 在服药期间,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根据病情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 如热性病, 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清凉饮料等;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中药正确服用时间 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 饭后服用: 多数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尤其是补益(如人参)、健胃药(如补脾益肠丸)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甘露消毒片) 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 空腹时服用: 驱虫药(如乌梅)和泻下药(如大承气汤)则空腹时服用较好 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 睡前服用: 安神类中药应在睡前服用。 但不管是在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有半小时至1小时的间隔,以免影响药效。 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 服药次数: 一般来说,中药通常需一天口服3次。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2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可根据医师的指示,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 服药温度: 大多数中药宜乘温服下,发汗药须热服以助药力,而清热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 补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药材GAP资料.ppt
- 中药材的最佳采收时期资料.doc
- 中药材及吸氧包装资料.doc
- 中药材水分测定资料.ppt
- 中药分析复习总结资料.doc
- 中班科学青蛙的生长过程资料.ppt
- 中班下期工作结束了资料.doc
- 中班语言活动《豌豆蚕豆》资料.ppt
- 中药功效分类资料.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