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调歌头-明月时有.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调歌头-明月时有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 【原文】   古朗月行·明月几时有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琼楼玉宇】美玉建筑的楼宇,指月中宫殿。   【不胜】不堪承受。   【弄】赏玩。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共】共赏。 【婵娟】美丽的月光【译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此事古难全。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词牌知识】   相传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时, 曾制《水调歌》, 唐代发展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此调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 》等, 双调, 九十五字, 以平声韵为多, 也有用仄 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定 格    仄 仄 平 仄(句)    仄 仄 平 平(韵)    平 仄 平 (句)    仄 仄 平 平(韵)    仄 平 平 仄(句)    仄 平 平 仄(句)    仄 仄 平 平(韵)    仄 仄 平 仄(句)    仄 仄 平 平(韵)   (句)    仄(句)   仄 平 平(韵)    平 仄(句)   平 平 仄 仄 平 平(韵)    仄 平 平 仄(句)    仄 平 平 仄(句)    仄 仄 平 平(韵)    仄 平 仄(句)    仄 仄 平 平(韵) 【赏析】   赏析一:   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词上片写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宫。下片写赏月后的体司与希望。词人视月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观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领略人情之爱,达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体现了极富人情味的美好愿望。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全词构思奇幻,豪放隽秀,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格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优美,富于哲理,情感动人,而绝唱至今。   赏析二: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袁行霈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ee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