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2013·湘潭学业考)下图是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图,回答3、4题。 1.四幅简图,图幅大小相同,按比例尺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①②③ 2.图中省区与简称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新 B.②—皖 C.③—蜀 D.④—粤 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练一练:下列图中反映的各是哪个民族的风土民情? 下列省区与越南接壤的有(  ) A.黑龙江、内蒙古 B.新疆、西藏 C.云南、贵州 D.云南、广西 2.(2012·兰州学业考)去年寒假,小李同学乘火车从哈尔滨到广州游玩,他发现这两座城市的气温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3、2013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持续暴雨造成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我国旱涝灾害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每年冬季风强弱不同 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C.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D.北方冷空气势力大 (2013·湘潭学业考)穿衣指数是根据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当着装。下图为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图,回答4、5题。 4.该图所示的日期,最不可能是(  ) A.4月20日 B.5月1日 C.7月20 日 D.10月23日 5.造成全国穿衣指数如图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B.地势高低 C.海陆位置 D.风俗习惯 (2014·鄂州)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6~7题。 材料一 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被称作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这条景观长廊呈带状分布,涉及范围广,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的自然及人文景观。 材料二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示意图 6.“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大致分布在M纬线附近。M纬线的纬度可能是 (  ) A.10°N B.20°N C.30°N D.40°N 7.“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涉及的区域范围较广,其沿线的自然地理现象差异较小的是(  ) A.海拔高低 B.昼夜长短 C.降水多少 D.植被类型 8.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下表为某地2011和2012两年的气温与降水平均数据。结合下表,完成9~10题。 .图中所示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与表中数据一致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 B.乙 C.丙 D.丁 10.图中丁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山高原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013年7月至9月,由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组织的“感知中国·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媒体特别行动”采访团,沿“渝新欧”国际铁路所经各国采访报道。结合图表,回答问题。 (3)结合表,分析“渝新欧”国际铁路运输的优点。 (4)读伦敦及“渝新欧”铁路沿线三个城市的气候图,据图可知由伦敦到阿斯塔纳降水量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气温年较差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伦敦  柏林  华沙 阿斯塔纳 (5)重庆有一批货物如果水运到杜伊斯堡,依次经过东海、南海、____________海峡(图中甲)、印度洋、红海、____________运河(图中乙)、地中海、大西洋到达德国。 (2013·青岛学业考)雾霾天气已经引起人们极大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月13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部分地区PM2.5实时浓度一度超过900微克/立方米。 材料二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其次是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