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的要求 掌握行气药在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与使用注意方面的共性,以及常用行气药的分类归属。 了解行气药及有关功效术语的含义。 目的要求 掌握陈皮、枳实、木香、香附、川楝子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熟悉青皮、乌药、沉香、薤白的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了解佛手、青木香、荔枝核、柿蒂的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含 义 以调畅气机,消除气滞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气滞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也称行气药。 其行气力强者,又称破气药。 功效与主治 行气药均具有行气的功效。 所谓行气,是指药物以辛行之性,疏畅气机,消除气滞,而达到治疗气滞证的作用。 功效与主治 因其作用部位及强弱的不同,分别有行气调中、行气疏肝、行气宽胸、行气消胀、行气止痛、破气散结等多种具体作用。 部分药还分别兼能降气,有止呕、止呃、平喘之功。 功效与主治 主要适用于气机不畅的气滞及气逆证。 气机不畅主要与脾胃、肺、肝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由于胃、肝、脾、肺气机不畅,功能失调而出现的湿浊、水肿、痰饮、饮食积滞、瘀血阻滞等证,也可选用。 性能特点 多为芳香之品,一般味辛,有的兼有苦味;且多为温性,兼有清热作用者为寒性。本类药多归脾、胃经;又能行气疏肝者可归肝经;兼能宣降肺气者可归肺经。 其中降气之品具有沉降之性。 川楝子有小毒。 配伍应用 根据病证的部位和病机的不同,进行选择和适当的配伍。 脾胃气滞,因饮食积滞者,配伍消食药;因湿热阻滞者,与清热除湿药配伍;因寒湿困脾者,与燥湿药配伍;因脾胃气虚者,与补中益气药同用。 配伍应用 肝郁气滞,因肝经受寒者,与散寒暖肝药配伍;因肝血不足者,与养血柔肝药配伍;月经不调者,与活血调经药配伍。 配伍应用 肺气壅滞,因外寒客肺者,与宣肺解表药配伍;因痰饮阻肺者,与祛痰化饮药配伍;胸痹而有气滞血瘀者,与活血祛瘀药配伍;咳喘由于肺肾两虚者,与补益肺肾、纳气平喘药配伍。 用法及使用注意 1.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慎用 ; 2. 作用峻猛的破气药,更易耗气伤胎,故孕妇慎用; 3.含挥发性成分,入汤剂一般不宜久煎。 陈皮(橘皮) 性能:辛、苦 ,温。归脾、肺经。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应 用 1.脾胃气滞证 长于行脾胃之气,作用温和,故凡脾胃气滞之证皆可用。 2.呕吐,呃逆 兼能降气止呕,燥湿健脾,脾胃气滞而呕恶者及湿阻气滞者尤宜。 3.湿痰、寒痰咳嗽 治湿痰咳嗽,如二陈汤,与半夏等燥湿化痰药同用。寒痰咳嗽,常与干姜、紫菀等温肺化饮药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青 皮 性能:苦、辛,温。归肝、胆、脾、胃经。 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应 用 1.肝气郁滞证 药性峻烈,作用力强,长于行气疏肝,破气散结。 2.气滞腹痛 3.食积腹痛 能行气消积,和胃止痛。 4.癥瘕积聚,久疟痞块 用法用量 煎服,3~9g。醋炙疏肝止痛力强。 枳 实 性能:辛、苦,微寒。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应 用 1.胃肠气滞证 作用力强,善行中焦之气,为破气消痞要药。适用于胃肠气滞,痞满之证 。 2.痰阻气滞,胸痹等证 痰浊痹阻,胸阳不振;痰热结胸,胸脘痞闷疼痛;痰涎壅盛,胸痛痞塞,咳嗽痰多。 此外,本品尚可用于胃扩张、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下垂之证。可升高血压。 用法用量 煎服,3~9g,大量可用至30g。炒后较平和。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木 香 性能: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肝、胆经。 功效:行气止痛。 应 用 1.脾胃气滞腹痛证 为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之要药。 2.大肠气滞,泻痢后重 亦善于通行大肠之气,而除后重。 3.肝胆气滞证 不仅能行气调中,还能疏利肝胆。 用法用量 煎服,3~9g。生用行气力强,煨用行气力缓而多用于泄泻。 沉 香 性能:辛、苦,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应 用 1.寒凝气滞证 无论虚实均可应用。 2.胃寒呕吐 3.虚喘证 适用于下元虚冷,肾不纳气之虚喘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五课最美的眼神课文理解课件详细分析.ppt
- 第五章本丙素类详细分析.ppt
- 第五章苯丙素类详细分析.ppt
- 第十五张制动系详细分析.ppt
- 第十五章:酵母菌基因工程详细分析.ppt
- 第五章病毒同步练习题(四)详细分析.doc
- 第五章病毒详细分析.ppt
- 第五章病因病机详细分析.ppt
- 第十五章__食物中的农药残留详细分析.ppt
- 第十五章__细胞的社会联系详细分析.ppt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