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九 第一讲中国地理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下面是我国两地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
A.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
2.图中M处( )
A.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潜水埋藏浅
B.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潜水位高
C.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潜水位低
D.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潜水埋藏深
解析:第1题,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与补给量和蒸发状况有关。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两地的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都很大,表明这两地降水季节变化都很大。①地在5、6月份潜水埋藏非常浅,说明该地处于雨季,而②地的雨季集中在8月份,对比四个选项即可判断出B项正确。第2题,图中M处处于两个降水集中的过渡阶段,且在8月份,故D项错误;8月份,江南丘陵地区潜水位较低的原因是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答案:1.B 2.C
下图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A.风蚀谷 B.冰蚀谷
C.张裂谷 D.断层谷
4.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A.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
B.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C.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
D.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此地区位于台湾岛的东岸,位于板块碰撞带,多断层发育。图中此地降水多,气温较高,可排除A、B两项。第4题,花莲溪西侧支流较多,流域较东侧广,流程较东侧长,可以判断两侧地势平缓,东侧陡峻,大富以南,根据支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自北向南先降低,后升高。
答案:3.D 4.A
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A.土壤肥力 B.热量
C.水 D.光照
6.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 ②多大风
③水能丰富 ④森林分布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5题,由图中经纬度及等高线、海拔等信息可判断出图中城市位于祁连山以北的河西走廊,属于干旱地区。第6题,图中纬度的东部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平原。图示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5.C 6.A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下图)。完成7~8题。
7.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
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
8.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
解析:第7题,据图判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南方区,经济总量(GDP)最大的区域也是南方区。第8题,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的表现是呈正相关,故匹配较好的是南方区和西北区,匹配较差的是北方区和西南区。
答案:7.C 8.B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剖面线跨度为5个纬度。读图,完成9~10题。
9.该地形剖面图的剖面线大致是(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0.图中L所在区域,其农业耕作制度大致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解析:第9题,根据文字信息“剖面线跨度为5个纬度”,且图中5个纬度所跨距离为555千米,可知该地形剖面图是沿经线方向所作,即其剖面线大致是南北走向。第10题,根据图中提示信息长江和淮河,可知C所在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约120千米处,因此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其耕作制度大致为两年三熟。
答案:9.B 10.B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11~12题。
11.比较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 )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12.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解析:第11题,图示显示,三角洲面积减少,故泥沙含量减少;三角洲故道南岸侵蚀作用增强;河流主流由东南改向东北。第12题,河口三角洲附近泥沙沉积作用强,河流水量小,不适宜建设大型港口、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旅游。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合理利用方式是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11.D 12.B
二、综合题(共3大题,52分)
13.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地理概况复习资料.ppt
- 中国地理简答资料.doc
- 中国地理教学讲座11月27日资料.ppt
- 中职通风培养方案(修改)资料.doc
- 中职语文我很重要资料.ppt
- 中国地理南方地区资料.ppt
- 终端妇科讲座课件资料.ppt
- 终稿-反射资料.ppt
-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资料.ppt
- 终十个全覆盖工程施工组织实施方案修改最终版3.1gg资料.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