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什么是医疗器械净室
一、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必要性: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专业性强,不检验不知道结果;
新建病房、新消毒设备、新消毒剂均应做效果监测。
特殊对象、特殊需要,必做效果监测。如移植术前、ICU病房、危重病人等。
2.科学性:以科学的试验设计、熟练的技术、可靠的结果、确切地分析,得出结果评价。
3.规范性:以权威规范为依据,符合其基本原则要求。如检测时机的确定、标准菌株的选择、标本数、重复次数、实验方法等确立。
二、监测方法的分类:
1、根据检测方法性质分:
物理方法:测量压力灭菌温度、测量紫外线强度等;
化学方法:各种化学指示卡;
生物方法:嗜热/枯草芽孢灭菌效果监测自然菌存活数监测;
2、根据消毒灭菌对象性质分:
空气消毒:
表面消毒:
3.根据具体消毒对象分:
压力蒸汽灭菌:
各种器械:
化学消毒剂:
紫外线灯杀菌效果:
手和皮肤消毒效果:
空气消毒效果: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
三、必要条件:
1、专业实验室:
2、必备设备器材:
3、选择实验方法:
4、熟练实验技术:
四、卫生部对500张床位以上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指标规定:
(1)医院感染率≤10%;灭菌切口感染 ≤0.5%
(2)医院感染的漏报率≤20%;
调查样本量不少于年监测病人数的10%
(3)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
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4)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消毒剂每季度生物监测1次,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灭菌剂每月检测1次,不得检出微生物。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
(5)压力蒸气灭菌进行工艺、化学和生物监测。环氧乙烷必须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压力蒸气锅每天第一锅必须做B-D试验。
(6)紫外线灯强度监测:每季度1次;新灯管30W≥90μW/cm2,旧灯管≥70μW/cm2
(7)胃肠镜等诊疗器材消毒标准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腹腔镜、关节镜等应灭菌处理,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8)进入人体组织、血液、器官的医疗用品应灭菌处理,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接触黏膜医疗用品细菌总数≤20cfu/g(或100 cm2);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总数≤200cfu/g(或100 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9)母婴同室、婴儿室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10)医院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数标准:
环境 类 别 空气 物体表面 医护人员手
cfu/cm3 cfu/cm2 cfu/cm2
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 ≤10 ≤5 ≤5
洁净病房
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 ≤200 ≤5 ≤5
婴儿室、普通隔离病房
类 儿科、妇科检查室、 ≤500 ≤10 ≤10
注射、换药、治疗、
急诊、化验、普通病房
类 传染病科及病房 —— ≤15 ≤15
五、为保证医院消毒灭菌可靠,应认真做好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影响消毒灭菌因素很多,使消毒灭菌效果难以保证。
2、消毒灭菌效果生物监测专业性强,条件难创造,结果评价难度大,实验周期长。
3、化学测试试剂法较复杂,结果准确;试纸法简便易行,但精确度较差。
六、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
(一)BD试纸:
检查灭菌器工艺状态,并不能反应灭菌器使用中被灭菌物品的实际灭菌效果。发现阳性应进行灭菌器性能检查调试。
(二)指示胶带:
表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并不能反应被灭菌物品实际灭菌效果。
(三)化学指示卡:
检测每包被灭菌物品的灭菌效果。建议最好每包被灭菌物品中心放一片化学指示卡,待灭菌处理后,视其变色程度(灭菌效果)决定是否使用。
(四)用生物指示剂作系统监测:
采用生物灭菌指示剂来检查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是最科学、最可靠的监测方法。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微生物研究所,北京鑫四环消毒技术开发中心联合产销的嗜热脂肪杆菌芽孢(SS1,K31)是国际公认的标准菌株。现制成标准菌片,供检查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
w 菌株特点:
1、 该菌为需氧芽孢杆菌,细菌繁殖体G兰氏染色阴性呈紫色,细菌芽胞孔雀绿着色。其细菌繁殖体对培养基要求低,在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上生长良好,表面粗糙呈米黄色。
2、最适生长繁殖温度为56–65,培养24h即可形成菌落,37下24h看不到菌落。
3、 本生物指示剂载体为高级滤纸片,染菌量为5×105–106cfu/片,封装在小纸袋内,热死亡时间为121,3.9min阳性,19min阴性;D10值1.3–1.9min,符合美国药典第十一版规定标准。该菌无毒,热抗稳定,在冰箱内4下保存一年抗力无明显下降,在常温(20左右)可保存1个月。
w 使用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物理详细目录及封面(供说课讲课比赛参考使用).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2《遗传与进化》课本练习答案与提示.doc
- 人教版高中物理标教科书目录(全套)11.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教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2课后练习答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知识点总结.doc
- 人教版高中英语2 Unit 2阅读课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高中英语7 Unit 2 Robots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高中英语7 Unit 2 教案1.doc
- 人教版高中英语7 Unit 2 教案2.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