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选修3-4学单元测试题
吉林省通榆县实验高中物理选修3—4光学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不定项选择题(5×10)
1.在白炽灯的照射下从两块捏紧的玻璃板表面看到彩色条纹,通过狭缝观察发光的白炽灯也会看到彩色条纹,这两种现象 ( ? )
A都是光的衍射现象; B都是光的干涉现象;
C前者是光的干涉现象,后者是光的衍射现象 ;
D前者是光的衍射现象,后者是光的干涉现象。
2下列事例哪些应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A.光导纤维通讯B.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来源:学科网ZXXK]
C.某些光学仪器中用等腰直角玻璃三棱镜改变光路90°
D.用白光照肥皂膜看到彩色条纹
蜃景蜃景
A.海面上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的折射率要小
B.沙面上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的折射率要小
C.A是蜃景,B是景物D.C是蜃景,D是景物
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b已知a光b光图中哪个光路图是正确的
5.如图,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 )
A.太阳光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
一单色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为λ在玻璃中的波长为λ波速为v,玻璃对这种色光的折射率为n当此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发生全射的临界角为A,则( )
A. B. C. D.
λ0为
A. B. C.4d D.4nd
8.如图,一个棱镜的顶角为=41.30,一束白光以较大的入射角从棱镜的左侧面射入,在光屏上形成从红到紫排列的彩色光带,各色光在棱镜中的折射率和临界角见表.当入射角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彩色光带的变化情况是( )
A.紫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红光、橙光
B.紫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红光、橙光、黄光
C.红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紫光 D.红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紫光、蓝光
9.如图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凸薄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
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B.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上表面反射光和凸透镜下
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C.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的
D.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是均匀变化的
10.光线以30°入射角从玻璃中射到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它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则这块玻璃的折射率应为( )
A 0.866 B 1.732 C 1.414 D 1.500
实验题(2×7)
11.如图所示为测一块半球形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A、将半球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用铅笔画出它的直径AB,移走玻璃砖,并用刻度尺找出中点O,记下此点(即圆心);
B、在圆弧侧的白纸上,作过O点且垂直直径AB的直线CO,放上
玻璃砖,在CO上插两颗大头针P1和P2(距离适当远些);
C、使玻璃砖以O为轴在白纸上缓慢地转动,同时眼睛向着AB透
过玻璃砖观察P1和P2的像,当恰好看不到P1和P2的像时停止转
动玻璃砖,记下此时的直径A1B1的位置;
D、量出BO和B1O的夹角θ。若量得θ=41°,sin41°=0.66。则:
①实验是用_______ 现象进行的; ②计算公式:n=________; ③计算得:n=________。
12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
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乙中手轮上的示数 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x为 mm.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由计算式λ= ,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 nm.
13.一个圆柱形筒,直径12cm,高16cm.人眼在筒侧上方某处观察,所见筒侧的深度为9cm,当筒中装满液体时,则恰能看到筒侧的最低点.求:(1)此液体的折射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化试卷 理想体与热力学第一定律.doc
- 物品输送系统控说明书.docx
- 牛顿迭代法_mtlab程序.doc
- 物态变化基础知和练习题需印刷.doc
- 物态变化测试[]B5.doc
- 物态变化的复习教学设计.doc
- 物流专业英语阅翻译.doc
- 物流企业的风险价分析.doc
- 物流信息技术复资料(2010年自考重点).doc
- 物流信息技术课标准.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