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年课外阅读训(议论文
初三年课外阅读训练(议论文)
班级 座号 姓名
(一)论求知(节选)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①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还都可以通过求知来弥补。②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弥补一样。③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以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④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⑤缺乏分析判断能力的人,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⑥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而已等等。⑦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治疗。
1.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论述了什么见解主张?作者为了证明,举了哪些事实?概括段文字的段意。3.第二段共7句话,第1句作用。把第二段文字分作三层并写出层意。俭以养德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一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摆事实,讲道理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请说说文章摆了哪些事实,讲了什么道理? 4.文章是从哪几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文章的结尾和开头是怎样呼应的? 6.文中找出设问句和反问句各一句,说说它们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7.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想和做
一般说来,议论文有一个中心论点,对于本文的中心论点,有下边几种看法,你认为哪一种对,为什么?与同学交流一下。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
无论什么事情,“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两件事,但要联结起来。
“从实际出发”,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怎样忙,都应该抽点功夫想一想,这样他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读议论文要留心:一层意思说完了,有没有总结性的语句?哪些词语或句子标志着将转入下一层的论述?试出总结性的语句课文中过渡性的语句然后替全文划分段落,编写段落提纲。
.将划分为三个层次,正确的是[ ]A./⑦⑧/⑨⑩(11)(12) B./⑦⑧⑨⑩/(11)(12)
C./⑦⑧⑨/⑩(11)(12) D./⑥⑦⑧/⑨⑩(11)(12)
4.结合第六段,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逐层论述避免“空想”本文第8段联系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实例,论述学生应当学会把“想”和“做”联结起来,特别是要会动脑筋。试联系自己和同学们的实际,为课文另外补充事例。
.排比;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举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六个事实。能弥补人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3.承上启下的过渡;中心句。4.一层:①②提出中心论点: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可以通过求知来弥补。二层:③~⑥以运动的作用,研习各门学科知识的作用论证论点。三层:⑦归纳结论,种种头脑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治疗。节俭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还可能牵联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这篇文章分三部分:开头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围绕中心论点从三方面逐一进行阐述,结尾部分呼应开头,提出希望。??? .举了鲁迅一条裤子穿几十年的事实,讲了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还举了列宁“生活俭朴,没有烟酒嗜好,从早到晚忙于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他完全不关心自己,可是却仔细地注意着同志们的生活”的例子。讲了当大多数人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时候……对良费了本来可以节省下来的国家物质财富的道理。????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一是从“精力”上讲,二是从“影响”上谈,三是从“后果”上说。???? .文章的最后两段,是全文的总结,并与开头的3、4段遥相呼应,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使文章的结构显得十分严谨。???? .两个句子:是鲁迅连一条裤子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当然更不是。由于平时胡花乱花而堕落为贪污犯、盗窃犯的,不是在“三反”“五反”中曾经发现过吗????? 不同点:设问句是在并无疑问的地方,故意用疑问句式表达,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如“是故作惊人之谈吗?”答曰:“非也!”这正是抓住读者心理能产生的疑问,用设问提出,更为适合读者心理,引起读者的注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一下地理期末复资料__kan.doc
- 初一传统文化备课计-《老子》(五章).doc
- 初一下学期入学考英语试题.doc
- 初一传统文化备课计-诗经两首.doc
- 初一全科目课件教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5 堕而折其髀.doc
- 初一初二初三英语习总结归纳大全知识点.doc
- 初一地理教案海陆迁教学设计.doc
- 初一地理第一学期末模拟测试.doc
- 初一寒假第1讲 除 带余除法.doc
- 初一数学人教版(册)平行线的性质测试题(含答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