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学位《刑法总论》讲义大纲
一、刑法概述
(一)刑法概念
1、法律体系中重要的部门法之一。
2、法律效力层次中的基本法地位。
3、罪行规范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多刑法看刑法(刑法特征)
1、文字解读:刑、法、律
2、刑事政策角度
3、日常生活
(最后性、广泛性、严厉性)
(三)刑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犯罪学
2、刑事政策学
3、监狱学
4、刑事诉讼法学
(四)刑法的任务
1、秩序维护
2、人权保障
二、刑法学的基本范畴
1、行为论
2、行为人论
3、社会防卫论
4、报应
5、预防
三、我国刑法的制定与修正
1、1979年刑法
2、1997年刑法
3、刑法典的修正与补充
四、刑法的形式分类
1、刑法典
2、单行刑法
3、附属刑法
五、刑法解释
1、含义及意义
2、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
3、刑法解释的方法
六、刑法基本原则
(一)含义:观念—制度---实践;原则---制度---规范。
自由、人道、平等
(二)罪刑法定
1、含义
2、传统的派生规则及现代解读:排斥习惯法、禁止不定期性、禁止有罪类推、禁止溯及既往;明确性、人民意志、
3、我国刑法如何体现罪刑法定原则
(三)刑法适用平等
1、刑法条文的规定
2、平等、无差别、非歧视。平等为原则,差别为例外,并需要审视。
3、现实中常见的不平等现象
(四)罪刑相适应
1、刑法上的规定与体现
2、罪、刑有同等的重要性
3、立法、司法的要求。
七、刑法的效力范围
(一)空间效力
1、原则:属地、属人、保护、普遍管辖。
2、我国的规定
(二)时间效力
1、生效与失效
2、溯及力:从旧、从新、从轻、从旧兼从轻。
八、犯罪概述
1、犯罪的定义:实质定义、形式定义
2、犯罪的特征:行为刑法、法益刑法、因果关系刑法。
3、犯罪的分类:自然犯与法定犯、重罪与轻罪、行为犯与结果犯等。
九、犯罪成立
(一)含义
高度抽象—各种主观客观事实---有刑法意义的构成要素—组合方式的理论
(二)我国传统的犯罪成立理论
四要件理论: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
(三)大陆法系的三阶层理论
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
(四)英美法系的诉讼对抗理论
实体要件(控方):犯罪行为、犯罪意图
诉讼要件(辩方):未成年、错误、正当防卫等。
(五)各种修正理论
十、犯罪主体
(一)含义
犯罪主体的双元结构
(二)刑事责任能力
1、含义
2、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
3、影响责任能力的因素
4、刑事责任年龄
5、精神状态
6、生理功能
7、醉酒
(三)单位犯罪主体的特殊性
1、法定性
2、单位的范围
3、单位犯罪主体的特征
4、单位犯罪主体的处罚原则
十一、犯罪客观方面
含义和重要性
(二)侵害行为
1、含义
自然行为—社会意义行为---法律行为---违法行为---刑法意义行为—犯罪行为
2、特征:有体性、有意性、有害性
3、表现形式:作为、不作为、持有
(三)侵害对象
1、含义
2、侵害对象与犯罪客体区别
(四)侵害结果
1、侵害结果并非泛泛而言,受制于行为、法条规定、法益关系。
2、并非所有的犯罪成立都需要实害结果。
(五)因果关系
1、含义
2、特殊情形:条件特殊、第三者介入、多因一果
3、德国的客观归责理论
(六)行为身份
1、静态看:有一般主体、特殊主体之分。
2、行为动态看:是行为时利用身份
3、分类: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定罪身份与量刑身份。
4、特殊身份与定罪、量刑、附随法律后果
(七)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
十二、犯罪的主观方面
(一)概述
客观危害性、主观恶性
(二)犯罪故意
1、含义
2、直接故意
3、间接故意
(三)犯罪过失
1、疏忽大意的过失
2、过于自信的过失
(四)犯罪目的、犯罪动机
需要—动机---目的—行为
(五)违法性认识与期待可能性
1、违法性认识:有无认识—如何判断—定罪量刑意义
期待可能性:期待合法行为的可能
(六)认识错误
1、对法律认识错误
2、对事实认识错误
十三、排除犯罪事由
(一)概述
1、研究意义
2、类型
(二)正当防卫
1、定义
2、成立条件
起因条件
时间条件
对象条件
目的条件
限度条件
3、特殊正当防卫
4、防卫过单及刑事责任
(三)紧急避险
1、定义
2、成立条件
起因条件
时间条件
对象条件
目的条件
限度条件
禁止条件
3、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
4、避险过当及刑事责任
(四)其他超法规正当事由
1、依法的职务行为
2、正当业务行为
3、被害人承诺行为
4、推定承诺行为
5、自救行为
6、其他行为。
十四、故意犯罪的形态
(一)犯罪的阶段
法意酝酿--法意表达—犯罪准备—犯罪实施—犯罪善后
犯罪形态
犯罪形态有四种
犯罪形态之间是矛盾关系,唯一性。
犯罪形态存在直接故意犯罪中。
(三)犯罪预备形态
1、定义
2、成立条件:有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双绞线的制作解析.ppt
- 双梁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解析.doc
- 双龙中学财务管理制度内控解析.doc
- 双面铣床课程设计解析.doc
- 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的含量解析.ppt
- 双向网改造指导意见解析.ppt
- 双向有线电视光纤同轴电缆网调试与排除故障解析.doc
- 双学位11组(新希望学科英语speaking)解析.ppt
- 双氧水装置管道酸洗方案解析.doc
- 双语新闻谁将代表美国申办2024奥运会解析.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