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节中国资本义产生导学案和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中国资本义产生导学案和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 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导学案答案(教师教案) 【学习目标导航】 掌握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特点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理解中国无阶级的产生及特点。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落实基础知识】 ( 知识体系) 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1 兴起的条件 2 兴起的概况 3 民族工业的特点 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及特点 1 产生 2 特点及原因 ( 落实基础知识) 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1.兴起的四大原因 ① 我国封建社会内早已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 (内因) ② 外资入侵分解我国自然经济而提供的客观条件和可能(外因) ③ 外商企业利润刺激 ④ 洋务企业的诱导 2.兴起的概况 产 生 方 式 官僚、地主、商人(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 从国外引进技术、购买机器,投资近代企业 年 代 19世纪60、70年代 地 点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著 名 企 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3. 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特点 一大背景,二大压迫,三大局限(书P38倒P3) 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我国新的经济因素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生产形式) 我国也出现了新的阶级因素,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诞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在这前后也产生了 无产阶级。----- 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特点及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产生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来 源 ?官僚、地主、商人 ? 破产农民、手工业者 产生企业 ?民族资本企业 主要集中在近代机器制造业、 缫丝业和面粉业。 ? 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 特 点 ? 革命性和妥协性 ? 共同优点: ①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是新生产力的代表 ②具有远大的政治眼光 ③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人类最最进步的阶级 独有特点: ①早于资产阶级诞生,资格老 ②革命性最强 ③与农民天然联系 ④集中程度高 总特征: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特点原因 ?根源在于其诞生于半殖半封社会 具体原因:双重压迫---反抗革命, 先天不足三局限需要依赖外资和封建势力---妥协性 ?社会性质-----受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 来源-----------破产农民,便于工农联盟 分布特点------集中程度高,便于组织斗争 【重难点突破】 分析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条件(注意资本主义萌芽\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兴起产生到底哪个关系作用更大一些?) 从课本分析来看 资本主义萌芽是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它分解我国的自然经济而提供的市场和劳力等客观条件和可能。从其摧残和分解作用中,可见资本主义的兴起,外国侵略、外部条件作用、推动更大些,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对于以上问题,史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无关”, “由于外国的掠夺,战前的资本主义萌芽,大多数横遭摧折……,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多数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的移植过来的。”(“无关”是因为:资本主义的产生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没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另一种观点认为,有密切联系”,“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它具有新生事物的生命力……,虽受侵略者的破坏,但有大多数都维持下来,并向机器工业过渡。况且资本主义萌芽在缓慢发展中也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积累了生产技术,如果没有外国的侵入,中断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中国也将缓慢地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有关”更主要是强调其发展趋势) 规律总结:以上我们在分析资本主义兴起产生时,在落实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突破时一会分析兴起原因,一会分析其产生的条件,两者之间有可联系或区别? 提到历史事件,我们常先分析历史背景、原因、条件和目的?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的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目的、动机:目的是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它常常用“为了……”的介词结构表示。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并且一般都属于直接原因。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

文档评论(0)

gif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