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区域地理 界地理2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2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学习目标
1.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明确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2.认识纬度位置、地形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对气候形成、分布及特征的影响。3.学会等温线的判读方法、建立气候分布的模型,比较各大洲气候的突出特征。
.运用气候要素统计图,判断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及特征。.结合地理分布图,比较两地气候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学科内综合,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农业生产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等。
(1)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A地附近降水,因为这里是由气压带控制,盛行气流;D地降水,因为这里被气压带和风带控制,C地由于受影响,所以降水较;B地东侧因受的影响,降水多。温带地区由于多和,所以降水较多;而极地区受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降水较少,但是干湿状况却属于地区。
(2)影响降水量的主要因素,首先是环流,其次要考虑下垫面的情况,包括距海,山地的坡或作用,而寒流则会起到作用。
(3)世界的雨极是图中的处,是(填国家)的。降水多的原因是季风迎着山地形成大量的雨。
(4)A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是(1)丰富赤道低上升稀少副热带高信季风多地形锋面雨气旋雨极地高极地东湿润(2)大气远近迎风背风增温增湿降温减湿(3)印度乞拉朋齐西南地形(4)热带雨林位于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且三.天气和气候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一天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海洋上最高气温约在15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时(比陆地晚一小时)。
一年中,北半球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月,南半球出现在月,北半球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月,南半球出现在月。海洋上晚一个月。
因为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所以无论冬夏季节还是南北半球,气温都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北半球的低纬在南方,高纬在北方;南半球则相反。如图中AD是南半球,BC是北半球。
因海陆热容量不同,若大陆温度高于海洋温度,则其所在半球为夏季,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若海洋温度高于大陆温度,其所在半球为冬季,等温线弯曲状况与上述情况相反。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南北半球的月份相同。
根据上述分析,可归纳出适用于全球的等温线分布规律,即:按月份说,1月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7月向北凸出,海洋上正好相反;按季节说,冬季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夏季向高纬凸出,海洋上正好相反。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D.两地纬度差异大
【解析】根据经纬网知:甲地为塔里木盆地,乙地为青藏高原,故选B项。
【答案】B
.气压、风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
相邻高低气压带之间形成风带。近地面风向北撇南捺,由高压指向低压
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一般相反,但中纬环流圈中高层为西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夏季→陆地比海洋吸热快→陆地气温,气压→形成低压
冬季→陆地比海洋放热快→陆地气温,气压→形成高压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北半球气压带被陆地上的气压中心切割,断裂成块状分布
夏季30°N附近的高压带被夏季陆地热低压切断成块状
冬季60°N附近的低压带被冬季陆地冷高压切断成块状
季节与气压带 大西洋 亚欧大陆 太平洋 纬度 夏季亚速尔高亚 亚洲低亚(低亚) 高压 30°N附近 冬季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高压) 低压 60°N附近 .降水和降水分布
降水形成条件:水汽+凝结核+水汽达过饱和+上升冷却
降水分布: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气流为主 多雨为主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为主 少、大陆岸多(受夏季风、台风影响)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地低压 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为主 少 空气上升原因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对流雨 湿热空气强烈受热膨胀上升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有风暴、雷电 赤道及其两侧,中纬度大陆夏季的午后 地形雨 暖湿空气移动时受地形阻挡上升 降水强度较大,雨时较长 山地迎风坡 锋面雨 冷暖气团相遇,暖空气被抬升 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 中纬度地区 台风雨 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 强度很大,多暴雨,伴有狂风、雷电 低纬度大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化学选修4末试卷及解析(四套).doc
- 高中化学选修4解池教案.doc
- 高中化学选修4识点分类总结 2.doc
- 高中化学选修4应热焓变教案.doc
- 高中化学选修53-1.doc
- 高中化学选修5一章单元检测试卷.doc
- 高中化学选修4册教案人教版.doc
- 高中化学选修4学设计总汇.doc
- 高中化学选修5三章卤代烃.doc
- 高中化学选修5基本营养物质)复习题.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