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技术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单元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4分,11~14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0·广州模拟)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2.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C.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 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3.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正确地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设”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D.假设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设成立 4.(2010·温州模拟)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  ) A.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由植株A与植株B决定 B.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与植株A相同,属于细胞质遗传 C.豆荚中的每一粒种子的种皮是亲代的,胚是F1的 D.豆荚中的种子萌发后的植株表现型都与植株A相同 8.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9.(2010·南京模拟)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黑羊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羊 B.F1黑羊的基因型与亲代黑羊的基因型相同 C.F2黑羊的基因型都与F1黑羊相同 D.白色是隐性性状 10.赤霉素是一类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将纯种矮秆玉米用赤霉素处理后长成高秆玉米,这种高秆玉米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为 (  ) A.后代100%为高秆 B.后代100%为矮秆 C.后代25%为高秆 D.后代50%为矮秆 11.一对黑色豚鼠生了一白、一黑两只小豚鼠,若这对豚鼠再生两只小豚鼠,一只为黑色、一只为白色的概率是 (  ) A.1/4 B.3/8 C.3/16 D.7/16 12.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F1的基因型是Ee,表现型为晚熟 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 C.F1自交后得F2,F2的基因型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 D.F2的表现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13.有一种鼠,当黄色鼠和灰色鼠杂交,得到的子一代黄色和灰色两种鼠的比例是1∶1。将子一代中黄色鼠相互交配,得到的子二代中,黄色和灰色两种鼠的比例是2∶1。下列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 A.家鼠皮毛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该种家鼠中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子 C.黄色家鼠基因纯合时,在胚胎时期该个体已死亡而被母体吸收 D.家鼠的这对性状中黄色对灰色为显性 14.(思维拓展题)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以下是对该系谱图分析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