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刘博览园、鲸馆词(终极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博览园、鲸馆词(终极版)

刘公岛博览园讲解词 入口 各位来宾:欢迎参观刘公岛博览园!刘公岛博览园是一处大型的综合性旅游景观,占地5万平方米,园内采用高新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展示手法,全方位、立体化地讲述了刘公岛沧桑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 门楼 博览园门楼前的石雕和水景寓意了“四海升平”的主题。西北角是一只犀牛,古代“犀”与 “四”谐音,中间的水寓意着海,东北角是民族乐器“笙”,中间托起了一个巨大的花瓶,“四海升平”由此而来。 山门 左右两边是守门神秦琼、尉迟敬德,他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两位大将,后来成为世代相传的守门神。这两尊塑像是天津泥人张第六代传人的作品。 刘公文化区 属仿清式建筑格局,由正殿“海圣殿”、东偏殿“琼岛沧桑”、西偏殿“千古流芳”以及钟、鼓楼组成。展厅内采用巨幅彩玉壁画、东阳木雕等知名工艺,讲述了刘公刘母的身世以及刘公岛名称的由来,弘扬了乐善好施的刘公精神。 二龙戏珠宝鼎,它最早由明朝万历年间的司礼掌印太监冯保所供奉,后来移至雍和宫,我们这尊宝鼎是完全依照原品复制而成的。鼎高4.26米,重4吨,鼎的上方有6个火焰门,门两侧是二龙戏珠的图案,整尊宝鼎上共雕有258条形态各异的龙,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东偏殿----“琼岛沧桑” 据专家考证,早在战国时期刘公岛上就有人类居住。东汉末年,战乱四起,汉少帝刘辩之子刘民历尽艰辛、九死一生飘泊至此,并在刘公岛悠久的历史篇章中写下了最亮丽的一笔。 明朝初年,倭寇时常侵扰我国东部沿海,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全国沿海设卫,威海卫始立,刘公岛自此成为海防重地。 清朝末年,面对世界列强的侵略,清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海防,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刘公岛与辽东半岛的旅顺共扼渤海咽喉,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因此被选为北洋海军及其舰队的驻泊之所。成军之初,北洋海军拥有大小舰艇25艘,实力居亚洲第一位,世界排名第四位,成军后,由于海防经费不足,加上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致使北洋海军建设陷入停顿,训练水平有所下降,不久反被后起的日本海军超过。 1894年,日本挑起了甲午战争,战争历时八个多月,北洋海军于刘公岛前全军覆没。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各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自1898-1930年,英国强行租借威海卫32年之久,后又以续租刘公岛10年为归还威海卫的谈判砝码,统治刘公岛长达42年。1945年,威海卫解放,刘公岛才真正回到人民的怀抱。1952年,人民海军进驻刘公岛。1985年,刘公岛由封闭的军事禁区正式对外开放。 西偏殿—“千古流芳” 据史料记载,威海在汉代称石落村,因为有条石落河而得名,刘民夫妇来石落村定居后,过着安乐而富足的生活。 公元238年,有一艘南方商船在海上行驶,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滔天,船民顿时迷失了方向。一天夜里,他们看到远处有一火光闪动,船民顺着火光行驶,才发现是一位老人手持火把在为他们引航,到了岛上后,又有一位慈祥的老妇人做了许多吃的为他们充饥,船民们感激地询问二老的姓名,老人微笑着回答说“姓刘”。之后就离开了。船民们认为是神搭救了他们,便尊称他们为海圣刘公刘母,此后民间流传了许许多多关于刘氏夫妇搭救遇险船民的故事。 刘民夫妇去世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在岛上中部阳坡处修建了一座祠庙,并塑造了刘公刘母像,此后,南来北往的船只经过刘公岛,都要进庙祈祷,祈求两位老人保佑他们海上平安。北洋海军在刘公岛上成军后,北洋大臣李鸿章和刘公岛护军统领张文宣曾捐款重修了刘公庙。 清朝末年,英国租借刘公岛,并将岛内居民强迁岛外,为了与刘公刘母朝夕相处,人们将两位老人的灵位迁往岛外北沟村的三太爷庙,在庙前,人们立了一块石碑,上书“神本依人神亦人”。历经一个世纪,刘公岛管委会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考虑,在岛上重修了“海圣殿”,告诫后人莫忘扶危济困的“刘公精神”。 海圣殿 正中端坐的两位老人就是刘公、刘母。刘公岛也正是因为这两位老人而得名。两侧的壁画采用了上千种纯天然的彩色玉石精雕细刻而成,画面中的人物约有千人,耗费玉石30多吨。 据传,刘公是东汉时期汉少帝刘辩遗落在民间的皇子刘民,因宫廷政变,遭受迫害而落难,后来几经辗转逃亡到我们脚下的这座海岛上。刘民夫妇在岛上广施善行,搭救了许多海上遇险的船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人手擎火把为过往船民指引航程的形象,已凝成一座永恒的雕塑,永远矗立在刘公岛上。为纪念刘氏二老,明朝末年人们将此岛称为刘公岛,一直沿用到现在。 《汉末皇室浩劫图》东汉末年,宦官弄权,忠臣蒙冤,汉王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皇子刘辩继位,

文档评论(0)

dri1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