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中国地图出版社 SINOMAPS PRESS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3册 新闻! 一场普通的车祸却最终导致了一出28人死亡的人间惨剧。 2005年3月29日晚6时许,京沪高速淮安段,一辆由山东开往上海方向的槽罐车与一辆迎面驶来的解放牌大货车相撞后翻倒在地,槽罐车上满载的约32吨液态氯气快速泄漏。与事故发生地相距300米的地方,是一个村庄,住有1万名村民。到3月30日下午5时,中毒死亡者达28人,送医院治疗285人。 防化战士在进行现场清理 被熏黄的庄稼 遭灭顶之灾的油菜 遭灭顶之灾的油菜 思考: 该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事件发生后会有哪些影响?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不断地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地理环境。 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总是从对区域环境的某一因素产生影响开始,进而引起整个区域环境的改变。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发展(深圳罗湖1983年) 黑岱沟露天煤矿 荷兰风车(磨房或发电) 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水 资 源 气候资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是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进行建设的过程。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开采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带来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合理地开采和利用,会造成区域环境的巨大破坏。 (思考并举例说明) (思考并举例说明)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南水北调工程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受水区域的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带来可能。(P25“阅读”)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两地会否产生不利的影响? (思考并举例说明) (思考并举例说明)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物资源的利用 乌苏里江的大鳇鱼 ?生物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活动中最基本的资源利用形式。 ?对生物资源不合理地利用,既破坏了环境,又影响人类健康。(P27“阅读”) (思考并举例说明) (思考并举例说明)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名词链接 第一产业 ——即广义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 ——即广义的工业。一般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 第三产业 ——即广义的服务业。是为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提供基本服务的产业部门。如商业、金融、保险、运输、公务、教育和公益事业等。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50 100 0 百分比(%) 40 30 10 90 80 60 70 2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中国 美国 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大产业构成比较(2000年) 16.4 50.2 24.9 33.4 73.5 1.6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50 100 0 百分比(%) 40 30 10 90 80 60 70 2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中国 美国 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大产业构成比较(2000年) 16.4 50.2 24.9 33.4 73.5 1.6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分别代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了解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收入继续提高后,劳动力便会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会遵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的规律。 产业结构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一般来讲,从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比重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考: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广东经济:“产粮越多越穷,产粮越少越富” 。怎么理解这句话? * * *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