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章 温度感器
第11章 温度传感器
主要内容:
11.1 热电偶;
11.2 热敏电阻;
11.3 集成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特征:
热力学温度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基本温度,我国目前实行的是1990年国际温标(ITS—90)。同时定义
国际开尔文温度(T90),国际摄氏温度(t90);
T90 :单位(K)开尔文
t90 :单位(C)摄氏
两者关系为:
t90/℃=T90/K–273.15 或
t/℃=T/K–273.15
温度是诸多物理现象中具有代表性的物理量,现代生活中准确的温度是不可缺少的信息内容,如家用电器有:电饭煲、电冰箱、空调、微波炉,这些家用电器中都少不了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如果按价格和性能可分为:
热膨胀温度传感器,有液体、气体的玻璃式温度计、体温计,结构简单,应用广泛;
家电、汽车上使用的传感器,价格便宜,用量大,成本低,性能差别不大;
工业上使用的温度传感器,性能价格差别比较大,因为传感器的精度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控制过程,通常价格比较昂贵。
温度传感器按工作原理主要有三类:
热电偶——利用金属温差电动势,有耐高温,精度高的特点;
热电阻——利用导体随温度变化,测量温度不高;
热敏电阻——利用半导体材料随温度变化测温,体积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差;
集成温度传感器——利用晶体管PN结电流、电压随温度变化,有专用集成电路,体积小、响应快、价廉,测量1500C以下温度。
11.1热电偶
11.1.1热电效应
两种不同类型的金属导体两端,分别接在一起构成闭合回路,当两个结点温度不等(T>T0)有温差时,回路里会产生热电势,形成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塞贝克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只要知道一端结点温度,就可以测出另一端结点的温度。
固定温度的接点称基准点(冷端)T0,恒定在某一标准温度;图11—1热电偶结构示意图
待测温度的接点称测温点(热端)T ,置于被测温度场中。
这种将温度转换成热电动势的传感器称为热电偶,金属称热电极。
热电偶中热电势的大小与两种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与结点温度有关,实际应用时,不是测量回路电流,而是测量基准端开路电压。基准端装入冰水,根据所测电压值求测点温度。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工业标准,一般都以00C为基准端温度,给出温差电动势电压。
?
图11—2热电偶测温示意图图11—3两种导体的接触
?
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
不同金属自由电子密度不同,当两种金属接触在一起时,在结点处会发生电子扩散,
浓度大的向浓度小的金属扩散。浓度高的失去电子显正电,浓度低的得到电子显负电。当扩散达到动态平衡时,得到一个稳定的接触电势。
温度T时热端接触电势:
冷端接触电势:
式中:A、B代表不同材料;是波尔兹曼常数;为电子电荷量;
、为两端温度;、是A、B材料的电子浓度;
在闭合回路中,总的接触电势为:
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汤姆逊电势)
对一单一金属,如果两边温度不同,两端也会产生电势。产生这个电势是由于导体
内自由电子在高温端具有较大的动能,会向低温端扩散。由于高温端失去电子带正电,低温端得到电子带负电。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为:
?
图11—4单一导体的温差
?
B两导体构成闭合回路总的温差电势为:
根据两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温差电势,热电偶总的热电势为:
?
?
图11—5热电偶总的热电势
?
综上所述有如下结论:
热电偶两电极材料相同,NA=NB时,无论两端点温度如何,总热电势为零;
如果热电偶两接点温度相同,T=T0时,A、B材料不同,回路总电势为零;
因此,热电偶必须用不同材料做电极,在T、T0两端必须有温差梯度,这是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必要条件。
?
三种导体的热电回路(中间导体定律)
如果将热电偶T0端断开,接入第三导体C,回路中电势EAB(T,T0)应写为:
设时,,将代入上式有:
?
结论:
当引入第三导体C时,只要C导体两端温度相同,回路总电势不变,根据这一定律,将导体C作为测量仪器接入回路,就可以由总电势求出工作端温度,条件是:保证两端温度一致。
图11—6三种导体的热电回路
参考电极定律(中间温度定律)
当结点温度为T、T0时的热电势EAB(T,T0)
等于结点温度 T、TC和 TC、T0时热电势
与的代数和:
实际测量时,利用这一性质,对参考端温度
不为零度时的热电势进行修正。
图11—7中间温度定律
11.1.2 热电偶的种类和结构
热电偶种类:
贵金属热电偶
铂铑——铂铑(600~1700)℃
铂铑——铂(0~1600)℃
普通金属热电偶
镍铬——镍硅(-200~1200)℃
镍铬——镍铜(-40~750)℃
铁——康铜(0~400)℃
结构:
普通热电偶,测量气体、蒸汽、液体等,棒形结构;
薄膜热电偶,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05章单元总-练习-实训-知识拓展.doc
- 第05章脂类代习题.doc
- 第06章 循结构程序设计.doc
- 第05章思考题习题解答.doc
- 第06章 中期告和分部报告20100919.doc
- 第06章 循环构程序设计.doc
- 第06章 问责制、锚定路径和国家审计体制差异.doc
- 第06章光的干习题答案.doc
- 第07章 反馈大电路.doc
- 第07章 在方中设定处理参数.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