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癖(非酒精性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方案2011年修订版
肝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疗方案2011制订
临沂市中医院肝病科
酒癖是因素体脾虚,过量饮酒, 湿热毒邪蕴结体内,损伤肝脾,
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迁延日久,气血痰湿相互搏结,停于胁下,形成积块,后期病及于肾,肝脾肾同病,气滞、血瘀、水停,正虚交织错杂于腹中,形成腹大膨隆之酒臌之证。病理因素以湿、毒、痰、瘀、虚为主。以乏力、胁胀或痛,右胁下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症状、蜘蛛痣、肝掌等体征。酒癖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酒精性肝病。
一、诊断
参照2010年1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二.中医治疗方案
1、临床应用中疗效肯定的诊疗方案
我们对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起步较早。特别是近20余年酒精性肝病发病与就诊的病人逐年增多,依据祖国医学理论解释酒精性肝病形成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特点,探索用药规律等,是我们主要临床研究方向之一,形成了理法方药相对固定的治疗方法与组方,提出①素体脾虚运化无力是酒精性肝病发生的根本的内在基础,过度饮酒是酒精性肝病形成的主要病因,② 肝郁脾虚、痰瘀湿毒互结是本病的基本病机,③其发生与发展是一个由虚至实、由脾及肝、由气及血的病理过程,④健脾行气、化湿解毒、软坚散结是基本治疗方法。该治疗法在我院用于临床二十余年,证实其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强。
基本治法:健脾行气、化湿解毒、软坚散结
基本方剂:
黄连9g 炒枳实9g 云苓24g 陈皮9g 半夏6g
白蔻9g 海蛤粉30g 丹参24g 竹茹9g 茵陈24g
姜黄9g 僵蚕9g 甘草3g。
辨证加减:
痰湿盛者: 基本方加苍术15g。
湿热盛者: 基本方加黄芩15g、败酱草20g。
气虚明显者:基本方加黄芪15-30g。
瘀血重者: 基本方加赤芍24g。
津液不足者:基本方去陈皮、半夏,加沙参15g、山药15g。
不同病理环节病证结合治疗方案
(1)合并糖代谢紊乱
偏于湿热者,川连加量至15g。
偏于脾虚者,黄芪加量至30~45g。
偏于气阴两虚者,加沙参、炒山药。
(2)合并脂代谢紊乱
加用冬瓜仁、苡米、浙贝等化痰散结药物。
(3)合并高血压者
痰浊上扰者,加半夏、白术、天麻。
痰瘀阻络者,加川牛膝、泽泻。
肝阳上亢者,加夏枯草、钩藤、菊花。
肝肾阴虚者,加旱莲草、炒白芍、生龙骨。
(4)酒精性肝硬化,治以健脾化痰软坚散结
水红花子汤合三仁汤加减:
水红花子15-30g 黄芪24-30g 泽兰30g 内金15g
郁金30g 丹参24g川牛膝18g 马鞭草24g 炒山药24g
浙贝15g 白蔻9g 海蛤粉30g冬瓜仁15g 苡米30g
甘草3g。
2.辨证分型论治
(1)肝郁脾虚证
临床表现:胁肋胀痛,心情抑郁不舒,乏力,纳差,脘腹痞闷,便溏,舌淡红,苔薄,脉弦细或沉细。
主症:①肝区胀痛;②心情抑郁不舒;③舌不红。次症:①脘腹痞闷;②乏力;③纳差;④便溏。
辨证要求:在排除湿热内蕴证的基础上,具备主症(1)(3)及次症中任一项,即属本证;具备主症(2)(3)及次症中任一项,即属本证。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化湿
方药:柴苓汤《景岳全书》加减
白术 茯苓 泽泻 柴胡 猪苓 薏米 白蔻
(2)痰瘀互结证
临床表现:胁肋刺痛,乏力,纳差口粘,脘腹痞闷,胁下痞块,便溏不爽,舌胖大瘀紫,苔白腻,脉细涩。
主症:①胁肋刺痛;②胁下痞块;③舌瘀紫。次症:①乏力;②纳差;③口粘;④脘腹痞闷;⑤便溏不爽;⑥舌胖大;⑦苔白腻。
辨证要求:符合主症①②③中任一条,结合次症任一即属本证。
治法:健脾化痰 活血化瘀
方药:二陈汤合大瓜蒌散《杂病源流犀烛》、酒积丸《医学纲目》加减
乌梅肉 木香 枳实 砂仁 杏仁 黄连
陈皮 半夏 茯苓 白术 苍术 白蔻
瓜蒌 红花 甘草
(3)痰湿内阻证
临床表现:胁肋隐痛,脘腹痞闷,口粘纳差,困倦乏力,头晕恶心,便溏不爽,形体肥胖,舌淡红胖大,苔白腻,脉濡缓。
主症:①脘腹痞闷;②苔白腻;③形体肥胖。次症:①口粘纳差;②困倦乏力;③头晕恶心;④便溏不爽;⑤舌淡红胖大;⑥脉濡缓;⑦胁肋隐痛。
辨证要求:符合主症任两项或符合主症任一项,次症任两项,即可诊断本证。
治法:健脾利湿 化痰散结
方药:二陈汤合三仁汤加减
陈皮 半夏 茯苓 白术 薏米
厚朴 白蔻 海蛤粉 甘草
(4)湿热内蕴证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胁肋胀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考前30天之备2012高考历史高考预测 专题16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
- 考勤休假管理办(送审稿)2015.01.23.docx
- 考勤及假期制度确定版).doc
- 考点1 古代国的政治制度.doc
- 考场作文如何正分配时间 快速成文.doc
- 考前选择题强化练1.doc
- 考拉BP神经网的matlab实现学习历程(一.doc
- 考点31 营养质的消化和吸收.doc
- 考点29_心脏血管).doc
- 考点速记之1 础科目.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