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功能检查结果意义1
肺功能检查结果及意义
项目 正常范围 检查介绍 临床意义 一秒用力呼气量(肺功能检查) 男3.18±0.12L;
女2.31±0.05L 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比值(肺功能检查) 正常范围:>0.80 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肺活量(肺功能检查) 正常范围:
男3.47L;女2.44L 检查介绍:肺活量为深吸气末尽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减少:各种肺实质病变,肺气肿,胸膜病变,胸廓畸形,呼吸肌无力或麻痹等。注意:肺活量受年龄、性别、身长、体表面积等的影响,故应以预计值百分率作为指标来判断。正常人群为100±20%,<80%为减少 残气量(肺功能检查) 正常范围:男1.38±0.63L;女1.30±0.47L 检查介绍:残气量为深听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 临床意义:增加:肺气肿,小气道过早闭合等。残气量明显增加,提示慢性阻塞性通气障碍,如肺气肿、肺心病等 通气贮量比(肺功能检查) 正常范围:>0.93。通气贮量比=(最大通气量-静息通气量)/最大通气量 检查介绍:通气贮量比为较好的通气贮备功能指标 临床意义:<0.86为通气贮备不足。常用于胸外手术前的肺功能评估及职业病患者的劳动力鉴定 无效腔气量/潮气量比值(肺功能检查) 正常范围:0.3~0.4 检查介绍:肺功能检查的一部分 临床意义:比值增加:表示有效通气量下降 残气量/肺总量比值(肺功能检查) 正常范围:男0.307;女0.29 检查介绍:残气量为深听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 临床意义:增加:肺气肿,小气道在过闭合等。残气量及肺总量明显增加,提示慢性阻塞性通气障碍,如肺气肿、肺心病等。残气量/肺总量比值与年龄有关,随年龄而增加,老年人可达0.50
肺功能检查结果及意义之二
功能残气量(肺功能检查) 正常范围:男2.27±0.81L;女1.86±0.55L 检查介绍:残气量为深听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 临床意义:减少:肺纤维化,肺切除后等 深吸气量(肺功能检查) 正常范围:男2.6L;女1.9L 检查介绍:深吸气量为平静呼气末尽力吸气所吸入的气量,即潮气量加补吸气量 临床意义:深吸气量是肺活量的主要组分,,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补吸气量(肺功能检查) 正常范围:男2.16L;女1.50L 检查介绍:补吸气量为平静吸气末再用力吸气所吸入的气量 临床意义:补吸气量是肺活量的主要组分,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肺总量(肺功能检查) 正常范围:男5.09±0.87L;女4.00±0.83L 检查介绍:肺总量为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即等于肺活量加残气量 临床意义:增加:肺气肿,老年肺,降低:导致限制性通气障碍的各种情况使肺总量明显降低。注意:肺总量正常不一定代表肺功能正常,因肺活量和残气量的增减可互相弥补 气体分布(肺功能检查) 正常范围:一次呼气(氮稀释)法 <0.015;重复呼吸(氮清洗)法 <0.025 检查介绍:气体分布测定主要用于了解通气分布情况 临床意义:由于气体分布异常可在无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出现,故是较敏感的通气功能测量指标 通气/血流(V/Q)比例测定 正常范围:通气/血流=4/5(0.8) 检查介绍:全肺肺泡通气量与流经全肺血量的比例称通气、血流比例 临床意义:通气/血流(V/Q)异常,无论升高或降低无疑均是导致机体缺氧、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的主要原因。V/Q小于0.8表明通气量显著减少,见于慢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水肿等病。V/Q大于0.8表明肺血流量明显减少,见于肺动脉梗塞,右心衰竭 肺弥散功能测定 正常范围:25~37MLCO/毫米汞柱/分 检查介绍:弥散功能是换气功能中的一项测定指标 临床意义:弥散功能减退多见于肺间质疾病,如肺纤维化、矽肺、石棉肺、因呼吸膜增厚而造成,肺泡毛细血管阻滞、气体弥散受阻。此外,肺气肿、肺炎,血气胸等因弥散面积减少,弥散量也降低 呼气高峰流量(PEFR) 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 约5.5L/S(升/秒) 检查介绍:呼气高峰流量(PEFR):指在测定用力肺活量(FVC)过程中的最大呼气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考研地理信息系名词解释.doc
- 考研中医内科学华总结.doc
- 考研历史学历年题及答案(2007年-2010).doc
- 考研名解大题答参考.doc
- 考研数学得满分从主动思考开始 中公考研.docx
- 考研暑假开始抓专业课复习.doc
- 考研暑假各科备规划.doc
- 考研暑期备考四关键词.doc
- 考研英语一和英二的区别介绍.doc
- 考研西医综合专详细复习计划.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