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滋病病毒学与病机理
艾滋病病毒学与致病机理
1、及时发现并鉴定HIV各种亚型有何重要意义?
A、追踪流行趋势
B、开发有效的检测试剂和疫苗
C、研制有效的临床治疗药物
2、HIV对下列环境中的哪些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抵抗力较弱?
A、高温
B、酒精
C、紫外线
?
通常人们对一种疾病的认识总是从症状开始,依据类推比较的原则和体内外反复实验研究,最后明确导致这种疾病的病因。艾滋病也不例外,人们在发现艾滋病病人数年后分离出艾滋病病毒(HIV),二十余年后的今天,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艾滋病(AIDS)目前虽然没有治愈的方法,但已经可以通过特异性抗病毒治疗改善病人症状,延长生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第一节 艾滋病病毒的分类 一、艾滋病病毒“家族” 从病毒“大家族”分类来说,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HIV在病毒“大家族”中的定位是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组。 HIV自身的家族成员包括HIV-1和HIV-2。HIV-1分为M、O、N亚型组。M亚型组包括A、A2、B、C、D、E、F1、F2、G、H、J、K亚型。O亚型和N亚型很少见。HIV-2主要局限于西部非洲和西欧,北美也有少量报告。HIV-2有A、B、C、D、E、F、C亚型,它的生物学特性与HIV-1相似,但毒力较弱,感染导致的病程较长,症状较轻。 及时发现并鉴定HIV各种亚型对于追踪流行趋势,准确做出诊断,开发新的药物筛选方法和有效的检测试剂和疫苗,研制有效的临床治疗药物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流行的毒株主要是HIV-1,HIV-2仅有个别报道。1999年在福建和上海发现并证实我国有HIV-2感染者,在华中、华南和西北几个省区也有血清学证据提示可能存在HIV-2感染者。我国HIV-1流行株的分布见表2-1。
二、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一)病毒颗粒 HIV呈球形,直径约100~120nm。典型的HIV-1颗粒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包括病毒RNA、核心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须的酶类。HW的RNA为两条相同拷贝的正股RNA链。病毒复制必须的酶类有3种,分别是逆转录酶(p66,p51)、整合酶(p32)和蛋白酶(p11)。核酸外面为病毒衣壳蛋白(p24,p17)。病毒的最外层为包膜,其中嵌有gp120和四41两种特异性糖蛋白,前者为外膜糖蛋白,后者为跨膜糖蛋白(图2-1)。
(二)结构基因 HIV基因全长约9.8kb,含有gag、pol、env3个结构基因、2个调节基因和4个辅助基因,分别称为tat(反式激活因子)、rev(毒粒蛋白表达调节子);ncf(负调控因子)、vpr(病毒r蛋白)、vpu(病毒u蛋白)和Vif(毒粒感染性因子)。HIV-1的基因结构见图2-2。
(三)临床意义 HIV的结构成分与病毒感染、临床诊断、药物、试剂和疫苗的研究密切相关。如包膜糖蛋白是病毒进入细胞的门户,针对各种病毒抗原(gp120、gp41、gp24等)而产生的抗体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物质基础。 三、艾滋病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 HIV一旦离开宿主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便很快消失,HIV对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抵抗力均较弱,比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抵抗力低的多。因此,对HBV有效的消毒和灭活方法均适用于HIV。 (一)HIV对温度的抵抗力 HIV对热很敏感,对低温的耐受性强于高温。因此,可以用高温灭活HIV,在低温条件下保存HIV。 1. HIV灭活:美国CDC证明干燥环境中的HIV活性在几小时内降低90%~99%。在室温(22~27℃)液体环境下HIV可存活15天以上;经56℃处理30分钟可使HIV在体外对人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HIV;血清中HIV经过60℃3小时或80℃30分钟作用后不能检出感染性HIV。目前,WHO推荐的逆转录病毒灭活方法是100℃20分钟。 2. HIV保存:在-70℃条件下,不加保护剂冷冻,HIV可丧失感染性。若在-70℃条件下保存于35%山梨醇或50%胎牛血清(FBS)中可存活3个月以上。在液氮中(-196℃)HIV可存活数年以上。因此,毒种必须置于液氮中方可长期保存。 (二)HIV对化学品的抵抗力 1. HIV耐碱不耐酸 在pH3.0条件下HIV滴度在10分钟可下降4个对数级,而pH值高达9.0时,HIV滴度下降甚微。 2. HIV对化学因素很敏感
0.5%次氯酸钠或70%酒精
在室温中,只需1分钟即不能检出RT酶活性
0.2%次氯酸钠、0.1%家用漂白粉、0.1%戊二醛、0.5%NP40、0.5%多聚甲醇等
5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脑出血MRI表规律集合.doc
- 脑出血临床路径NICU).doc
- 脑 疝 抢 救流 程.doc
- 脑出血及血肿再大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doc
- 脑出血患者坠积肺炎的预防性护理.doc
- 脑出血的临床表与护理.doc
- 脑出血病人护理文:浅谈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doc
- 脑出血病人护理关知识.doc
- 脑出血的护理诊及措施.doc
- 脑出血诊断影像进展.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