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如何理解书谱的迟速
谈如何理解书谱中的迟速
2012年04月09日
孙过庭《书谱》读起来比较难懂,因为它具有严谨的形式与结构,因此要解读它的意思不仅要有好的古文基础,同时要有丰富的书写实践才能体会到他要讲什么。《书谱》中讲“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劲疾,不能迅速,翻效迟重。夫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将返其速,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终爽绝伦之妙。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非夫心闲手敏,难以兼通者焉”。这段话讲的非常精彩,把运笔的速度,快运笔与慢运笔的不同功效以及两种不同的运笔的对立统一、互相融合会产生什么效果都讲得非常的凝练、概括,也很深刻。“未悟淹留,偏追劲疾”就是说不知道慢运笔的好处就去追求快运笔。“不能迅速,翻效迟重”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知道快运笔会带来什么效果,却又去追求慢用笔。这两种情况批评的是一些人对于运笔的速度和效果的关系还处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好高骛远地去追求多样化的表现,孙过庭认为这会妨碍了他们对艺术的探索。孙过庭接着解释“夫劲速者,超逸之机”,快速度会使笔墨变得非常超逸,“机”就是最关键的机括,最关键的机窍。“劲速者,超逸之机”也就是在行笔的过程之中突然加速会使笔墨变得与众不同,“超”和“逸”都是高出去的意思,就是在行笔的过程中突然加速度会出现非常精彩的笔墨。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可以去体会,在平缓的运笔中突然加速,笔墨会变得非常强劲有力,而且也会变得非常的奔放,充满了内在的情感。孙过庭在这里讲的“劲速者,超逸之机”是说在行笔的过程中突然加速的时候,会出现非常强劲有力、不同凡俗的笔墨效果。所以前面讲的“未悟淹留,偏追劲疾,不能迅速,翻效迟重”,是他们不懂得迅速的好处。所谓的迅速并不仅仅是速度快的问题,而是在行笔的过程中通过用笔的速度加快使毛笔和纸的摩擦出现更丰富的多层层面。突然加速时,也不是一个速度,而是变化的速度,宣纸虽然很薄,但是毛笔是柔软的,由于用力的不同、速度的不同,出现的层面就不同。比如我们在慢运笔、按笔的时候会有重若崩云的效果,快运笔、提笔时又有轻如蝉翼的感觉,这时介于轻重、浓淡、燥润之间的灰色调就会出来。所以通过速度的变化而出现的笔下的万千景象用“超逸之机”四个字来表现,说起来很简单,其实里面是有着无穷多的探索空间的。
“迟留者,赏会之致”。“迟留”就是用笔时慢一点,“赏会”就是大家一起来欣赏,我的理解是慢一点就有更多的韵致在笔触中留下,给大家更多的欣赏点。书法用笔的慢就如文学中的铺叙。文学中经常有大跨度的时空转换,好比“劲速者,超逸之机”,它把你的思维带入了几个点,所以就显得非常的凝练,文章的结构就显得非常的超逸。而“迟留”、“淹留”就是大块大块的铺叙,笔画慢慢的写,慢慢的用,所以就有非常丰富的笔墨在里面,孙过庭说是“赏会之致”,也即若想创造更多的让人看的东西,那就在慢慢的行笔过程中去塑造。这两句话就道出了快速运笔和慢速运笔的好处,或者说快速运笔是干什么的,慢速运笔是干什么的。
“将返其速,行臻会美之方”。这句话孙过庭讲的是太精彩了。就是说如果你能学会反其道而用之,在快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的突然变慢,本来是正常的运笔,突然加快,会出现超逸的笔墨。在快的过程中,你又突然留住了,即是把慢运笔的功效融入了局部的快运笔,快运笔的瞬间,突然插入慢运笔。“行臻会美之方”就是讲各种各样的美感就会在快与慢的交融中出现。这句话看起来不难,但他这是在更深的层面上讲到用笔,把书法中更高层的对立统一阐述出来了。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慢的时候是为了创造更多具有叙述力量、内涵的笔墨,快的时候就是让你有出彩的东西。慢的时候好比细腻的叙述,然后突然加入快的节奏,那么,精彩、高超、想不到的美感就会在这一瞬间的转换中出现。这是孙过庭《书谱》非常深刻的地方,快速度、慢速度、快中之慢、慢中之快,以及出现什么样的效果。我觉得在孙过庭之前的书论中,没有人能在运笔和效果之间,将他的思维进入到这样细腻的层面。“专溺于迟,终爽绝伦之妙。”只会慢运笔,只会细腻的塑造,虽然塑造了很多,但毕竟单一了。就是在艺术表现过程中,如果只有一种语言样式,哪怕是很彻底了,那丰富性还是远远不够的。
“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讲的是书法中的快慢与世俗中的快慢是不同的。世俗中的快慢是可以用眼睛看到的、手可以感觉到的。“淹留”即是慢的意思,慢是控制的结果,是可以快速的时候而不去快速,好比骑自行车,我们手握车把,脚慢慢地踩着脚蹬,这个力量是很结实的,我们完全可以一脚快速的踩下去。但是我把它放慢了,去控制它的速度。也像跑马,拉住缰绳,悠游不迫地去控制,这就叫“能速不速”。所谓“能速不速”,就是运笔本身的慢是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蕴藏的巨大能量是引导他可以往前冲得,是能速的,但是我不速,把它拉住。
“因迟就迟,讵名赏会!”就是不懂得“迟”带来的慢是饱含着巨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后答案;溷凝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版.doc
- 课堂教学等待艺探微.doc
- 课外练习 第四 隋唐五代文学.doc
- 课时同步练习() 多变的价格.doc
-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合成材料.docx
- 课程与教学论(理)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简介.doc
- 课程与教学论作3答案.doc
- 课本上附录的答(下册).doc
-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应用.doc
- 课程改革下如何课评课.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