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野外工作手册精版精华版.doc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野外工作手册精版精华版

野外工作手册 第一章 沉积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一、沉积岩分类及结构构造 (一)沉积岩分类 沉积岩野外分类主要是根据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成因等进行划分的,详细划分见表1。 表1 沉积岩基本类型的划分 火山-沉积碎屑岩 陆源沉积岩 内源沉积岩 沉积-火山碎屑岩 火山-沉积碎屑岩 陆源碎 屑岩 泥质岩 蒸发 岩 非蒸 发岩 可燃有机岩 见GB/T17412.1 粗碎屑岩 中碎屑岩 细碎屑岩 泥岩 (粘土岩) 页岩 (粘土页岩) 石灰岩 白云岩 硅质岩 煤 (见GB6750) 注:石灰岩和白云岩有多种成因,可包括蒸发岩和非蒸发岩二种类型 (二)常用术语 1. 陆源碎屑 2. 内(源)碎屑:盆地内弱固结的沉积物经水流剥蚀作用形成的破碎物质。 3. 粒屑:盆地内由化学、生物化学、生物作用及流水作用形成的粒状集合体,在盆地内就地沉积或经短距离搬运再沉积的内碎屑、生物屑、鲕粒、团粒、团块等的总称。 4. 圆度: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可分为四级。 棱角状:颗粒具尖锐的棱角。 次棱角状:棱角有磨蚀但仍然清楚可见。 次圆状:棱角有显著的磨损,但原始轮廓还清楚可见。 圆状:棱角全被磨损消失,棱线的外突呈弧形,原始轮廓均已消失。 5. 杂基:碎屑岩中与砂、砾一起机械沉积下来的起填隙作用的粒径小于0.03mm的物质,包括细粉砂和泥质。 6. 胶结物: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 7. 泥晶:内源沉积岩中与粒屑同时沉积的充填于粒屑之间的化学、生物化学或机械作用形成的晶粒粒径小于0.03mm 的物质。 8. 亮晶:成岩期充填于内源沉积岩原始孔隙中的干净明亮的化学沉淀物。 9. 正砾岩:主要由陆源砾石组成的杂基含量小于15×10-2正常沉积岩。 10. 副砾岩:砾石含量<50×10-2(常为5×10-2~30×10-2)而杂基含量大于15×10-2的砾质砂岩或砾质泥岩,一般具特殊成因意义。野外多以泥、砂、砾的相对含量进行命名。 11. 粒度:即碎屑颗粒或晶体颗粒大小,也称粒级,各种沉积岩的粒级划分见表2、表3。 12. 颜色:指野外新鲜露头岩石的颜色。当岩石风化强烈时,要注意风化色或半风化色。 表2 碎 屑 粒 级 划 分 自然粒级标准mm φ值粒级标准 陆源碎屑名称 内源碎屑名称 ≥128 ≤-7 粗碎屑 (砾) 巨砾 砾屑 巨砾屑 <128~32 >-7~-5 粗砾 粗砾屑 <32~8 >-5~-3 中砾 中砾屑 <8~2 >-3~-1 细砾 细砾屑 <2~0.5 >-1~1 中碎屑 (砂) 粗砂 砂屑 粗砂屑 <0.5~0.25 >1~2 中粒砂 中砂屑 <0.25~0.06 >2~4 细砂 细砂屑 <0.06~0.004 >4~8 细碎屑 粉砂 粉屑 粉屑 <0.004 >8 泥 泥 屑 表3 非蒸发岩矿物晶粒级划分 ≥2 巨 晶 <0.06~0.03 粉 晶 <2~0.5 粗 晶 <0.03~0.04 微 晶 <0.5~0.06 中 晶 <0.004 泥 晶 <0.25~0.06 细 晶 (三)沉积构造 1. 单层厚度 微层状 <3cm 薄层状 3~10cm 中层状 10~50cm 厚层状 50~100cm 巨厚层状 100~200cm 块状 >200cm 2. 层理构造 (1)块状层理: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在层内分布均一。 (2)韵律层理:不同物质成分、粒级、颜色等成韵律产出。 (3)粒序层理:自下而上颗粒大小由粗变细时称正粒序层理,反之,由细变粗时,称逆粒序层理。 (4)水平层理:岩石中不同组份或颜色呈水平状产出,细层面与上下层面平行者为水平层理。主要产在泥岩、粉砂岩和泥晶灰岩中。 (5)平行层理:砂岩中细层与层面平行。 (6)交错层理:细层与层面斜交,细分为板状斜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和楔形层理。 (7)波状层理:细层面呈波状起伏。 (8)沙纹层理:波长10~30cm,波高0.6~3cm的小型交错层理。 (9)羽状交错层理:邻层系内细层倾向相反的交错层理。 (10)透镜状层理

文档评论(0)

kpky39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