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针刺补泻手法-氏奇穴年会整理稿.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刺补泻手法-氏奇穴年会整理稿

针刺补泻手法 刘德会 2009-12-27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首先要感谢左兄,一粟兄,还有吴兄,能让我有这个机会,站在这里给大家讲一讲,以往我讲呢,都是讲针刺补泻手法,补泻手法,都是讲烧山火透天凉,但这次呢要打破常规。 大家一开始关注的都是补泻手法,其代表即是烧山火透天凉,我也在网上说过,如果要想进入高级补泻手法的境界,前面必须要有铺垫,怎么铺垫呢,必须从针和刺开始,什么叫针什么叫刺什么叫补泻什么叫手法,实际上它们是分开的,但综合起来,才能叫针刺补泻手法,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总想直接进入高级补泻的境界,但是现在为什么很多临床医生做不出来,包括老一代名家郑魁山在内其子孙没有能做出烧山火透天凉来的,他家可是家传,为什么呢,忽略了基本功的应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讲针 在座诸位很多都是知名专家,都是在临床上的医生,我这次讲座全当抛砖了。 第一 《黄帝内经》里对能否用针的人提出了要求,针灸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在《灵枢 官能》篇明确提到“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 就是说要从容不迫,缓语缓行,平时很沉稳即语序而安静;手巧,就是问手巧不巧,手巧方可心灵,反过来,心灵方可手巧,但我们在临床上往往忽视这一点。并不是每种类型的人都可以进入针灸境界,也就是对针灸人才的要求,知道对人才的要求之后,我们才能知道能否达到内经的要求。 第二点,对针的要求,《内经》中多次提到小针之为物,夫子之言其真甚峻,上配天文下配地理中知人事,乃可以长久。夫小针之为物,很多人觉得呢,针灸是小针,那为什么夫子之言其真甚峻呢 ,这就是针灸的广义,平时我们看到一根针,觉得它是个小针而已,但内经里面为什么说针这么重要呢,在《灵枢 九针十二原》里,明确提出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意思是说,我们说起来好说,但是做起来非常难做,这就是很多人非常忽视的地方。举个例子,这根针我们拿在手里,我们为什么要先拿针柄呢,针柄为什么必须要做?古人做针柄,第一个是为了便于捻转,第二个是为了防止断针、折针,那针柄上为什么要留个孔呢,古人针灸尚有另一派扎法,在扎针时还要在针眼上串一根针,因为针扎上之后并不是固定不移的,内经里面明确提出: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中气穴针游于巷时要穿上一根针,防止这根针游离,这是讲针,是毫针。 下面还有九针,《灵枢 官针第七》:“九针之宜,各有所为。不得其用,病弗能移”。平时我们大部分谈的是小针即是毫针,但《内经》中并不是单单指小针,而是九针,这一点要明确。孔圣人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古代很多穴位是禁针的,但并不是说绝对禁针。比如睛明穴在在《甲乙经》中是禁针的,神庭在孙真人《千金方》里是禁针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时的针具并不是那么先进,承淡安当年东渡日本时得日本的针具,日本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掌握拉丝技术的国家,它的针做得非常好,但是非常细,日本人扎上之后,大约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得气,但是扎上后会很舒服,他回来后交给他的学生,他的学生也用,但过了半个月后病号都没有了,因为扎上半个月后不得气,病号怎么还会让他们扎呢?不可能的。后来一想:不是我的针灸技术不好,而是针灸针不行,是国情有异,针细了,对皮糙肉厚的中国人来说不解渴啊,所以又换回粗针,粗针扎上后很快得气,很快病号都回来了,这就告诉我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此外,还要选择九针之宜,各有所为。实际上在《灵枢 九针十二原》就已经提到了,但什么用法呢?《灵枢 官针第七》里:凡刺之要,官针最妙。我们现在很少重视这一篇,为什么呢,大家讲刺法很少讲官针,我们讲针,讲针灸,一般都讲毫针,直刺,斜刺,然后是手法,很少去关注“凡刺之要,官针最妙里”的刺法,为什么这么讲呢,《官针》下面提到九针之宜,各有所为,不得其用;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泄泻,亦复为败。病深针小,邪气根本出不来,如果想进入高级补泻手法的境界,前面这些全都是铺垫,官针的刺法有十二,就不具体讲了,大家回去看一看就知道了,这是针灸对人、针的要求。 第三 法则 平时我们看病针灸的目的就是治疗,但实际上针灸的目的没有这么简单,针灸法则大家也很少关注,《素问》中提到凡刺之要,必有法则,法天则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我们提到针灸关注的是人,是病人,但人是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我们看到这个病人的时候,不能忽视他与天和地的关系,而这一点恰是很多人忽视的地方,我们听左老师讲课,经常听到讲天、讲地、讲空,实际上《内经》早有论述,左老师是暗合《内经》之道啊。《内经》里讲上刺天光下合八正,什么叫天光,《素问 八正神明论》“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pky39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