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冰毯冰帽物理降温 神经内科四病区许亚平 冰毯冰帽机应用注意事项 机器的四个侧面应该与墙壁或者其他物体至少保持10厘米以上的距离,以保证通风良好。 温度传感器置于患者肛门内或者腋下,测量范围25-44度,出范围后会被视为温度传感器异常。 毯面应该平整铺放,勿折叠皱褶,不要硬拉。用后消毒冰毯保护罩,酒精或消毒液浸泡消毒测温探头。 冰毯冰帽机应用注意事项 清醒病人足部放热水袋,以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1个月更换一次水。禁止无水存放。 冬季存放于0度以上,避免冻坏水箱。 关机后需要放置3分钟后方可重新启动。 发热是疾病的信号,广泛存各种感染和非感染疾病中: 发热基本机制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一是信号传递环节,这是关键环节,致热原将发热信号传入进入中枢.二是中枢调节环节,三是效应环节 发热基本知识 1 高热护理措施 2 冰毯冰帽机应用 3 感染性疾病 非感染性疾病 葡萄球菌 流感病毒 肿瘤 无菌组织损伤 发热是基本病理过程 正常人体温相当稳定,维持在37?C 左右,波动一般不会超过1?C 。 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 腋窝 36—37 ?C 舌下 36.3—37.2 ?C 直肠 36.5—37.7 ?C 体温的调节 调节体温的中枢在哪里? 正常体温调定点在37?C 产热 散热 发热 (fever):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 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超过正常体温0.5?C 。 低热:37.3-38 ?C 中等度热:38.1-39 ?C 高热:39.1-41 ?C 超高热:41 ?C以上 内生致热原 体温调节中枢 发热激活物 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 EP) :某些细胞在 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释放的能使体温升高的细胞因子。 细胞 调定点上移 体温升高 发热的原因及体温调节机制 分vggfg 体温上升期 症状:发冷、寒战和皮肤苍白 特点:产热散热,体温上升 体温上升期 高峰期 症状:皮肤发红、干燥,自觉酷热 特点: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高峰期 退热期 症状:皮肤血管舒张、出汗 特点:散热产热,体温下降 退热期 生理功能改变 中枢神经系统 1 循环系统 2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头痛,烦躁,谵妄,小儿抽搐、惊厥 呼吸系统 3 生理功能改变 消化系统 4 食欲差、腹胀、便秘 呼吸加深加快 发热基本知识 1 高热护理措施 2 冰毯冰帽机应用 3 护理措施 加强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 按要求测量体温 体温在39度以上应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39度以下每日测4次。 伴随症状 发热三期 病情观察 护理措施 特点:产热大于散热 表现: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皮肤干燥。 保暖 高 热 持续期 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 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 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安全护理 退热期 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表现:皮肤潮湿、大量出汗。由于大量出汗, 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虚脱或 休克现象。 关注出入量平衡 体 温 上升期 护理措施 促进患者舒适 休息:高热期绝对卧床,以利减少能量消耗,保持室内空气新 鲜,定时开窗通风。 补充营养和水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促进毒素及代谢产物排除。 口腔护理:发热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易出现口腔感染,应晨起、饮食后、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皮肤护理:退热期,出汗多,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长期持续高热者,应协助改变体位,防止压疮发生。 必要时吸氧:高热期呼吸心率加快,易缺氧给予氧气吸入。 发热基本知识 1 高热护理措施 2 冰毯冰帽机应用 3 冰毯机应用 适应范围:主要用于全身降温,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顽固性高热不退的病人。如中枢性高热 。 中枢性高热 中枢性高热是脑干伤后下丘脑受损的重要表现,为非感染性高热,患者高热前多无寒战,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温持续在38℃以上。 高热对机体损害更大,可增加脑组织的耗氧量,加剧脑缺氧、脑水肿,如果体温超过42℃,可使脑组织蛋白变性,酶功能失常,反过来加重脑损伤,导致恶性循环。 而传统的物理降温方法只是改变动脉血通过时的温度,不能彻底改变躯体高热症状,因此对中枢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酸性水汽提装置技术改造分析.doc VIP
- 《临建标准化箱式房技术标准》2014.7.12印刷版.pptx
- 《电动汽车底盘测功机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学术).doc
- 100以内加减法口算天天练_每页100题(打印版).docx
- 北京大学初党练习试题附答案.doc VIP
- 乌兰察布城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
- 品管圈PDCA案例-提高成人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规范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pptx
- ZTE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战略管理分析报告.docx VIP
- 中国船级社规范 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 2022(272).pdf VIP
-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中学校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