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液性能检测方法
(1)固含量的测定
(2)粘度的测定
(3)PH的测定
(4)筛余物的测定
(5)粒径的测定
(6)残余单体的测定
(7)最低成膜温度的测定
(8)玻璃化温度的测定
(9)机械稳定性的测定
(10)冻融稳定性的测定
(11)储存稳定性的测定
(12)钙离子稳定性的测定
(13)稀释稳定性的测定
(14)耐水白的测定
(1)?固体含量的测定:
a)按GB/T-20263-2006规定:取直径75mm左右的玻璃皿或马口铁洁净小皿称其重量为m0。称1g左右样品于皿内(样品尽量在容器内分散开),并称重质量为m1。将装有样品的小皿置于150±2℃的烘箱中15min烘干。然后,将小皿置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再称重量为m2。(所有质量精确到0.001g)
固含= (m2- m0)/(m1- m0)×100%
平行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b)或者按GB/T11175-2002规定:
用容器称取约1g试样,准确至0.001g .并使之流平, 对 于 高 粘 度 样 品, 最 好 用 水 或 溶 剂 进 行稀释。将其置于恒温105℃士2℃的电烘箱中部,经干燥60min±5min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2)粘度的测定:
用容器取约 500 mL试样,注意勿混入气泡,将容器置于恒温水槽中,使试样液面低于水面。用玻璃棒加以搅拌,使试样各部分的温度达到试验要求的温度。测量温度的选择要依据配方来定,配方上的指标要求多少度就在多少度下测量。一般先用热水或冷水将待测物调到制定的温度范围再进行测量。
安装防护装置和转子,按照转速和转子的组合,选择转子使测定粘度时指针正好能指在指示刻度盘20写-100%范围内。实验室一般采用固定转速为60rpm的方法测定。一般1#转子的测量范围为1-100cps;2#转子的测量范围为:500cps;3#转子测量范围为:1-2000cps;4#转子测量范围为:1-10000cps。根据不同的粘度选择不同的转子。
旋转升降手柄,使粘度计平缓地下降,勿使转子粘上气泡,并使液面达到转子液位标线。
用水平调节螺丝将粘度计调节至水平位置后,确认转子置于试样容器的中心位置,设定转子、转速,开始测量。
报数据要注明所用转子号,所用转速和测定时的温度。例如:25000 cps(4#/60rpm/30C)。
(3)?PH值的测定:
一般测量,精密试纸即可。用玻璃棒沾取少量乳液于精密试纸之上,刮去表层多余的乳液,一般要求半分钟内不变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观察颜色变化,读取pH值。
精密测量,可用以缓冲溶液标定的玻璃甘汞电极pH计测定。先用标准液校准pH计,用蒸馏水洗净后置于乳液(23±2℃)中待稳定后读数。平行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乳液中表面活性剂可能对测定结果有所干扰。
(4)筛余物的测定:
(无国标)
将100g左右的过滤后的产品取样称重为m1(精确到0.1g),经过配方规定目数的滤袋过滤,将残渣烘干,降至常温称重,为m2(精确到0.001g)
筛余物=m2/m1×100%
(5)粒径的测定: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或者用浊度法测定粒径。
5.1光学显微镜法
5.1. 1 光学仪器
a)显微镜:放大倍数不低于1 000倍;
b)载物片:7.5 cm X 2. 5 cm;
c 盖玻片:2 cmX2 cm,
5.1.2 试验步骤
用蒸馏水将试样稀释至不挥发物约为 100,在载物片上滴加 1滴,并紧密盖上盖玻片,在光学显微镜上观察粒子大小。
5.1.3 计算
测定粒子 50个以上,算出粒径(pm)平均值,取 1位有效数字,同时记录放大倍数。
注 1:单个粒子集合体多时,应加以记录。
注 2: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的试样 ,使用电子显微镜,按其规定方法进行测定。
5.2 浊度法
5. 2.1 仪器设备
a)分光光度计;
b)金属网:孔径为 75 pm的平织不锈钢金属网。
5.2.2 试剂
聚苯乙烯分散体:试剂级,平均粒径为0. 1 pm,0. 5 pm,1.0 pm,
5.2. 3 试验步骤
a)将已知粒径的试剂用蒸馏水稀释至不挥发物质量分数为。.100.置于分光光度计的吸收池内,于波长 375 nm处,调整吸收池内试样的不挥发物,使其吸光度保持在 0.50士0.01的范围。
b)调整完成后,测定 55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
c)以55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对相应的平均粒径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作图,绘制工作曲线。
d)将试样用金属网过滤后,用蒸馏水稀释至不挥发物质量分数约为。.1%,置于分光光度计的吸收池内,于波长 375 nm处,调整吸收池内试样的不挥发物,使其吸光度保持在 0. 50士0.01的范围。
e)调整完成后,测定 55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
5.2.4 计算
从工作曲线上计算出与此 550 nm波长处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髌骨骨折护理查房技术方案.ppt
- 第03章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part1综述.ppt
- 冰冻切片注意事项技术方案.ppt
- 第03章审计规范综述.ppt
- 冰毯物理降温技术方案.ppt
- 第03章文本处理功能综述.ppt
- 丙肝诊断及标准技术方案.ppt
- 丙酮MSDS-GHS技术方案.doc
- 丙烯酸酯防雾剂的制备技术方案.doc
- 第0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综述.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