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控制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控制 第一节 概述 食品的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各国政府都在积极的制定政策和法律,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什么是食品安全呢?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是个共性问题,它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法律、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 例如:欧洲地区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①疯牛病;②转基因食品;③抗生素抗性食品;④辐照食品;⑤肉品中的生长激素;⑥食品中污染物。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为: 1、农业种植、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越来越重; 2、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严重; 3、生物性污染是引起急性食物中毒最主要因素,并主要发生在餐饮消费环节; 4、食品工业中应用新原料、新工艺给食品安全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5、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尽管存在上述问题,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但总的来讲,我国食品安全是有保障的。表现在:①食品安全合格率达90%以上;②食源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处于低水平(中国饮食烹调方法为加热);③拥有一批先进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餐饮服务单位(A级单位);④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⑤食品供应有保障。 尽管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但无须忧心忡忡,全球没有100%的食品安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规范我们的操作行为和程序,落实好各种制度,尽量降低食品的风险,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节 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任何一种食物(动物和植物)在生长到成熟的过程中,从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烹调到食用前的各个环节,由于条件和各种因素的作用,可使某些有害物质进入动、植物体内或直接进入食物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一、按来源分 这些有害物质来源广泛,成分复杂。主要来自: ⑴环境污染物(农药、工业有害污染物、兽药、饲料等); ⑵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某些有害物质(豆角、黄花菜、发芽土豆等); ⑶滥用食品添加剂; ⑷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工具、管道等材料中的有害物质; ⑸食品加工、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热解物、氧化物等等。如:3.4-苯并芘、亚硝铵等。 二、按性质分 食品的主要污染物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 ①细菌及其毒素 1.微生物: ②霉菌及其毒素 ③病毒:轮状病毒、甲肝病毒 ㈠生物性污染 2.寄生虫:常见的有蛔虫、绦虫、囊虫、旋毛虫等 3.昆虫:甲虫类、蛾类、螨类 1.农药(有机磷、有机氯等及抗草剂、催熟剂) 2.兽药:抗生素、生长激素 3.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如瘦肉精、甲醛、孔雀石绿、苏丹红 4.工业污染(废气、废水、废渣):氯、砷、 ㈡化学性污染 铬、酸、多环芳烃等,这些危害最大 5.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剂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食用色素等 ①主要是金属容器中的铅、锌 ⒍食品容器和 ②塑料、橡胶制品中的防老剂、包装材料: 增塑剂、色素、单体及石蜡、 油墨等 ㈢放射性物质污染: 主要是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国防工业以及放射性核素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使用时其废物的不合理排放和意外泄漏,通过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污染食物。 其中I131(碘)、Sr90(锶)、Cs137(铯)是可能污染食品的放射性核素。水生生物 转移 农用作物 食物链 动物体 动植物 人体,引起人体慢性损害及远期的损伤(如: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乌克兰的核爆炸事故等)。 三、食品污染造成的危害: 1、急性中毒——即食物中毒 2、慢性中毒:诱发慢性疾病 3、致突变:影响人的生长发育 4、致畸作用:导致畸形 5、致癌作用 总之,食品污染物是复杂的,污染来源是多方面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是各不相同的,有些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防止食品污染。 第三节 细菌性污染及控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食品的生产和消费也逐渐由个人、家庭而过渡到社会化(餐饮业、集体食堂),这给食品的细菌污染和繁殖增加了机会,使具有丰富营养物质的食品成为细菌生长发育的良好培养基,在温度、水分及其他条件(PH值等)适宜的情况下,迅速增殖,使食物内积蓄着大量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既损坏了食品质量,又危害人体健康,因而,必须加强食品的安全监督与管理。 一、细菌污染的来源 细菌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在适宜的温度、湿度、PH值及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会大量繁殖,各种食品就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很多培养基。食品中细菌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