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评论教程(修)
第一章 新闻评论导论
本章内容提要:
1、新闻评论的定义、功能。
2、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理论文章的异同。
3、新闻评论的特征、功能及其表现。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定义
一、定义:
对于什么是“新闻评论”,目前说法不一,有代表性的论述有以下几种 :
1、台湾报人林大樁(“桩”的繁体) :“新闻为事实的客观记载,评论为基于事实而发表的意见。”
2、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范荣康:“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
3、胡文龙:“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
4、1996年《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新闻媒体或作者个人就新近发生的事件、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或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等阐述自己观点、立场的新闻文体。”
5、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新闻评论是“新闻工作基本的新闻手段之一。它是针对主要新闻事实,针对当前人们普遍关注和存在的实质问题所发表的一种具有政治倾向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议论。”
6、程世寿:“新闻评论是报纸广播等新闻传播工具就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发议论,作解释、提批评、谈意见的一种论说文体,是所有新闻传播工具的各种评论形式的总称。”
7、丁法章(教材):“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新闻评论的主体 :作者
新闻评论的客体:新闻事件
新闻评论的本体:观点
新闻评论的体裁归属:议论文
新闻评论的目的、手段:
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
二.新闻评论的种类(我国)
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等。
政治评论 军事评论 经济评论
社会评论 文教评论 国际评论
二.新闻评论的种类(我国)
2、按评论的性质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评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评论等。
解说型评论 鼓舞型评论 批评型评论 论战型评论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
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三、新闻评论的功能
如果说在从前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新闻评论都是以一副“政治旗手”的面孔呈现的话,那么新时期新闻评论的功能就要用多元化来概括,这种多元化表现在它的功能不再单纯诉诸于政治,它所承担的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广大受众以及媒介自身发展这三个方面所共同赋予的使命。
㈠ 指导工作
关于报纸的作用和力量,毛泽东同志曾经明确地指出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新闻评论在宣传党的现行方针政策时,不是简单地照搬文件,而是密切联系当前形势任务和工作实际,紧扣干部群众的思想情绪,有的放矢地阐明政策精神,帮助大家解疑释惑,提高认识,了解制定政策的依据,懂得贯彻政策的意义,从而把执行政策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例: 1992年12月9 日《人民日报》社论《千万不可忽视农业》
背景:
党的十四大以后,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而奋斗。在贯彻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的要求的过程中,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农业的思想认识问题:
首先,农业连年丰收,有些同志误以为农业已经过关;其次,当前第二、第三产业热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一些同志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农业,甚至挤农业、挖农业;
再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明显下降,一些同志误以为农业不再是大局问题,因而放在可抓可不抓的位置上。
社论在批评一些错误认识时,深刻地指出
社论中先提出总论点,然后排列出几个并列的分论点,从几个方面对总论点加以阐发。
文章提出的总论点为:千万不可忽视农业。正文部分排出了四个分论点,即:
(1)农业的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2)当前,有一些导致放松和忽视农业的认识问题值得重视;(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民的生产活动将主要面向市场,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化产业发展中行存在的机会和风险.doc
- 文勇ibt黄金读及答案pdf:农业铁器和班图人.docx
- 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doc
- 文化广场彩灯定合同书(12.19).doc
- 文学作品赏析讲课件.doc
- 文明工地工方案secret.doc
- 文旅众创服务生圈体系_绿维创景.doc
- 文物管理所规章度定稿.doc
- 文理倾向测试报样例.doc
- 文科生一战75,GMAT备考45天,你需要战胜的只有自己!.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