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基因的质》
第三章
第卷(选择题 共分)
一、选择题(共0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HIV)和大肠杆菌噬菌体(T4)的结构模式图。比较二者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相同或不同的特征是
A.二者不具备细胞结构,核心物质的化学结构相同
B.HIV的外壳成分含有磷脂,T4外壳含有核酸
C.二者核心物质都是核酸,外壳的化学结构不同
D.HIV有细胞膜的结构,T4有细胞核的结构
2.用噬菌体侵染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 )
A.所有子代噬菌体DNAB.子代噬菌体外壳
C.子代噬菌体的所有部分D.只有两个子代噬菌体DNA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毒R型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找到了下列类型的细菌( )
①有毒R型 ②无毒R型③有毒S型 ④无毒S型
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②④ 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发现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RNA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者是RNA
B.RNA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
C.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
D.尿嘧啶是RNA特有碱基,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碱基.下列哪一项是遗传物质必备的特点( )
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里B.能自我复制
C.高分子化合物D.主要的载体是染色体.A.B.C.D..将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分别注入到甲、乙两细菌细胞中,能繁殖出噬菌体的是( )
A.甲细菌 B.乙细菌C.甲或乙细菌 D.甲和乙细菌
.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会使它生病和死亡( )
A.R型活细菌B.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
C.加热杀死的S型活细菌D.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
.已知牛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15个四分体,牛的体细胞中共有6×109个脱氧核苷酸,假设平均每个基因有1 000个碱基对,则牛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和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的平均基因数分别为A.30、2×105 B.60、2×105C.30、1×105 D.15、4×105
.如果把某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重氢标记,这个细胞连续进行3次有丝分裂,则含有标记链的DNA分子数和细胞总数分别是( )
A.2、2 B.4、2C.2、8 D.4、8
.马和豚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 )
A.生活环境不同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D.着丝点数目不同
.下列哪个实验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也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A.格里菲思实验B.赫尔希、蔡斯实验
C.艾弗里实验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
A.31P、32P、3S
B.31P、32P、3S
C.31P、32P32S、35S
D.32P、32S、35S
15. 关于生物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孟德尔和摩尔根的杂交实验研究中都应用了假说演绎法
B.艾弗里在做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C.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分子结构时,应用了模型构建的方法
D.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16.用DNA酶处理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使之分解,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实DNA分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B.该实验从反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该实验证实了DNA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D.该实验是格里菲思实验的主要环节
1.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 )
A.多核苷酸链B.DNA主链的稳定性
C.碱基对的不同排列顺序D.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1.一条染色体含有一条双链DNA分子,那么一条染色单体含有( )
A.一条双链DNA分子B.一条单链DNA分子C.二条双链DNA分子D.二条单链DNA分子
1.用32P和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然后进行测试,在子代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可测到( )
A.有15N B.有32PC.有15N和32P D.没有15N和32P
.在一个DNA分子中有腺嘌呤1 500个,腺嘌呤与鸟嘌呤之比是3:1,则这个DNA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的数目为( )
A.2 000个 B.3 000个C.4 000个 D.8 000个
A.4000个和900个 B.4000个和1800个
C.8000个和1800个 D.8000个和3600个
22.以下哪项对RNA来说是正确的( )
A.(G+C)=(A+U)
B.(G+A)=(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章 数据表数据库(一二次课).doc
- 第三章 数据链层 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第五版.doc
- 第三章 无约束优化方法2.doc
- 第三章 春秋战时期的法律制度.doc
- 第三章 有机化物单元测试及答案.doc
- 第三章 查询与新数据.doc
- 第三章 栈、队和数组 历年试题.doc
- 第三章 栈和队答案.doc
- 第三章 格式化入输出.doc
- 第三章 格构硬跨钢柱及硬横梁.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