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基因的本课时检测人教新课标模块二(附答案)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同步测评
[同步检测]
1.通过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研究,以及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的分析,人们都认为染色体在遗传上起重要作用。那么,从细胞水平看,染色体能起遗传作用的理由是( )
A.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B.染色体主要有DNA和蛋白质组成
C.DNA在染色体里含量稳定,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染色体在生物传种接代中能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2.下列哪一项所述不能作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理由( )
A.现代细胞学的研究已经提供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有力证据
B.通过反复细致的化学分析已经得知,细胞里面的DNA主要在染色体上
C.现代遗传学的研究已经提供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充分证据
D.已有充分的科学研究资料证明,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3.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是遗传物质必备的特点 ( )
A.一定存在于染色体中 B.能够自我复制
C.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D.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4.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
①DNA ②RNA ③DNA和RNA ④DNA或RNA
A.①②③ B.④④④ C.①③④ D.①①④
5.在艾弗里的实验中,将S型活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结果在培养基上观察到的菌落是( )
A.只有表面光滑的菌落 B.只有表面粗糙的菌落
C.既有表面光滑的菌落,又有表面粗糙的菌落
D.既无表面光滑的菌落,又无表面粗糙的菌落
6.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检测到放射性元素的是( )
A.可在外壳中检测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检测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检测到15N D.可在DNA中检测到15N、32P、35S
7.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和②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_______型细菌。
(2)图中③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__________型细菌转化为__________型细菌。
(3)图中④表明:转化成的________细菌的后代也是有_________性的_________细菌。
(4)该实验说明:转化因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遗传物质。
[能力提升]
8.噬菌体侵染细菌并释放子代噬菌体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③①④ C.⑤②③④① D.⑤②①③④
9.用DNA酶处理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使DNA分解,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目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从反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此实验说明了DNA的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
C.此实验目的是证明DNA水解酶能分解DNA
D.此实验是艾弗里对遗传物质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
10.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全过程中,噬菌体的外壳始终留在细菌的外面,这说明在噬菌体的传种接代中( )
A.蛋白质起遗传物质的作用得到了证明
B.起遗传作用的不是蛋白质得到了证明
C.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和蛋白质得到了证明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得到了证明
1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步骤是( )
A.噬菌体DNA注入活细胞内
B.利用细菌结构和原料,噬菌体DNA多次复制
C.利用细菌结构和原料,合成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D.子代噬菌体的组装、成熟和释放
1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不能证明( )
①DNA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②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稳定性 ③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④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⑤DNA是遗传物质 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④⑥
[拓展延伸]
13.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草叶片,但二者致病病斑不同,如图A。有人用这两种病毒做实验,具体步骤和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分析B图中(a)、(b)、(c)三个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用TMV的 感染烟叶,结果 。
(2)b表示用 感染烟叶,结果 。
(3)c表示用 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章 电容和感2.doc
- 第三章 磁与电4课时).doc
- 第三章 程序编窗口用法详解.doc
- 第三章 牛顿运定律.doc
- 第三章 直流伺电动机.doc
- 第三章 简单程设计.doc
- 第三章 糖类、脂、蛋白质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oc
- 第三章 细胞的本结构 专项训练.doc
- 第三章 细胞的本结构 单元检测.docx
- 第三章 统计整(学生练习2012.9).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