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010·浙江温州)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叶开挖 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 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 下图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完成(1)~(2)题。 (1)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 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 B.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 C.钢铁工业——煤铁资源丰富 D.机械工业——市场需求最大 B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区域缩小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区域产业升级 B.环境日趋恶化 C.铁矿资源面临枯竭 D.人口外迁,劳动力缺乏 D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线P南北两侧 种植业不同的主要原因 是光照条件不同 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 故热量比Ⅱ区充足 C.Ⅲ区和Ⅰ区所处纬度 差不多,光照条件相同 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mm等降水量线 与I区北部为界 D 10.下列对应选项正确的是 ( ) A.甲—Ⅱ—农耕业、 河谷农业 B.乙—Ⅰ—畜牧业、 灌溉农业 C.丙—Ⅲ—高寒牧业、 绿洲农业 D.以上选项全部错误 D 11.下列不属于I自然区的地貌是( )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D 第三节 区 域 发 展 差 异 考纲下载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考纲 解读 1.以我国区域差异为案例,掌握比较区域环境人类活动 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域内整体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 原因。 2.通过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的比 较,掌握分析区域差异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 经济基础 落后 对外开放程度 东部地带 中、西部地带 产业结构差异 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或 产业为主 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具有一定 特征 工业化 差异 工业化进程快,工业产值高,工业类型复杂, 蓬勃发展 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 工业产值低,以 为主体 城市化 差异 城市化水平 ,城市分布密度大 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分布密度 对外开放程度差异 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 对外开放程度较 轻重混合型 过渡型 高新技术产业 传统型工业 高 小 低 强 (2012年北京东城区模拟)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图,回答3~5题。 3.关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在缩小 B.三个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都在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有所减慢 C.近年来西部地带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超过了中部地带,已经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D.东部地带的城市化水平最高,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 D 4.为降低生产成本,某棉纺织企业由A地带向C地带 转移的因素可能是( )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廉价劳动力 C.接近消费市场 D.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B 5.下列关于该类工业转移带来的主要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短期内可能导致移出地大量民工失业 B.会给移入区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C.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升级 D.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A [考点一线串] 东部地带 中部地带 西部地带 影响因素 自 因 素 然 地形 气候 季风气候为主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为主 自然资源 水资源、生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能源短缺 各类矿产资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丰富 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以高原、盆地、山脉为主 东部地带 中部地带 西部地带 影 响 素 因 社会因素 城市化水平 较高 较低 科技、教育、文化 科技、教育发达,人口文化程度高 科技、教育欠发达,人口文化程度低 对外开放程度 高 较低 经济因素 发展基础 发展早,基础好 发展较晚,基础较差 产业结构 较合理 不合理 交通运输状况 交通便捷、海陆联运方便 交通通达度差、交通不便 东部地带 中部地带 西部地带 优势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海运便利;城市化、科技文化水平高;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能源、矿产丰富;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等重工业发达;对俄罗斯和蒙古的边贸有优势;交通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 有70%的国境线,利于沿边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力资源充足 存在问题 能源、原材料不足;有些城镇人口密集区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