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动机气门弹簧参数测定
关于发动机气门弹簧的调研报告
根据初试会议所提出的任务二和车队提供的原气门弹簧,作出以下报告内容。本报告主要内容提纲如下:
劲度系数 测定过程
原气门弹簧 测定结果
其他参数 线径、中径等
劲度系数计算公式
另四组气门弹簧 给出新弹簧的注意事项
给出结果
意识
调研心得 成功经验总结 技能
自身不足和解决计划
相关文献列表
一.原气门弹簧的劲度系数测定
1. 外观检验:观察弹簧无裂纹,用直角尺检查弹簧无弯曲变形。(有裂纹和严重变形的弹簧应该报废处理,不能作参数测定)
2.弹簧精度系数测定:
实验地点:基础实验楼力学实验室
使用仪器:电子万能试验机
物理原理:
人员:李超、李楠、孙浩(力学老师指导) 获得结果:如数据处理所附的照片
3.后期数据处理:给出两种方法
方法一:李楠学长提供
利用matlab软件整合数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五组数据:
F /KN 0.010 0.020 0.030 0.040 0.050 ΔL /mm 0.989 1.839 2.589 3.489 4.289 上述五组数据用Matlab生成图像如下:图像近似为一条直线,说 明所选取的数据在正常的弹性限度内,可以进行后续计算。
利用逐差法可得:Δ =0.825 mm
由胡克定律: 可求得K=12121.21 N/m
方法二:我自己的方案
在EXCEL中的对上述五组数据进行XY散点图整合得出下表。
如图所示的表达式中,系数即为劲度系数。
=12115N/m, ≈0.05%
可以说数据结果与方法一的结果非常接近,此方法作为方法一结果正确性的一个验证,后续计算将使用方法一的结果。
4.原气门弹簧的其余参数一览
自由高度 H0 /mm 簧丝直径
d/mm 中径
D/mm 内径
D1/mm 外径
D2/mm 旋向 有效圈数 支撑圈数 是否等距 36.3 2,2 20.0 18.0 22.0 右旋 6 1.5 否 注:簧丝直径即为线径,有关上述的参数表达参看了《机械工程图学》有关弹簧内容。
另外四组气门弹簧参数的给出
1.弹簧的劲度系数计算公式:
或者
K——弹簧的劲度系数 N/m G——切变弹性模量 N/
d——弹簧丝直径 mm n—— 有效圈数
D——中径 mm C——旋绕比(C=)
附:关于推断原弹簧材料的可行性猜想方案
根据 ,在已知原弹簧劲度系数,有效线圈,中径,弹簧丝直径的前提下,可以算出原弹簧的切变弹性模量G。然后比对不同合金钢切变弹性模量资料表,可以得出原弹簧材料的几种可能情况。(切变弹性模量表见下一页)
2.给出新弹簧的注意事项:
新弹簧的劲度系数原弹簧劲度的0.6~0.9倍,即在7272.726~10909.089之间即可。
因为要替换原来的弹簧,所以内径和外径(中径)要与原弹簧基本保持一致,不宜有过大的变动,但弹簧丝的直径可以有变化。
弹簧的总圈数与工作圈数之差应大于等于2圈。
弹簧材料一般采用表一所列的弹簧丝制造。
弹簧钢丝直径d按表二的规定,优先选用第一系列。
国标中对于弹簧材料的要求:50CrVA,60Si2MnA,65Mn,60Si2Mn四种推荐材料。
表一
标准号 材料名称 牌号 GB-4358 琴钢丝G1组,G2组,F组 60,70,80,60Mn,70Mn,MnA GB-4359 阀门用油淬火碳素弹簧钢丝 65Mn,70 GB-5220 阀门用合金弹簧钢丝 50CrVA GB-2271 阀门用油淬火铬钒合金弹簧钢丝 50CrVA GB-4362 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县长讲 话 提 纲.doc
- 参与式影像与参式传播.doc
- 参与政治生活[011年思想品德真题分类汇编].doc
- 参加临沂市家庭育讲师团培训个人学习总结.doc
- 参考一——童慧题报告 2.doc
- 参考文档---统能力需求估算.docx
- 参考文献与注释区别.doc
- 参考格式(可用式刷).doc
- 参赛作品:吃穿话古今(一).doc
- 参阅9期-1月理信息.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